欢迎来到山村网

贵州:“投”出新格局 “联”成新天地

2018-11-10 21:05:07浏览:36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和溪镇马鞍村山高坡陡,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贵州省委宣传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进驻马鞍村帮扶以来,想方设法帮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和溪镇马鞍村山高坡陡,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贵州省委宣传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进驻马鞍村帮扶以来,想方设法帮村里发展,马鞍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6521元增加到2017年的1万多元。

2016年4月份,贵州省委宣传部携手省里6家单位,深入正安县25个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如何破解马鞍村发展难题?驻村工作队走访村里的党员、能人和贫困户,与和溪镇党委、政府及马鞍村村两委反复研究、四处求师,终于探索出了马鞍村“两投入三联结”脱贫产业发展路径。“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省委宣传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和溪镇马鞍村第一书记李刚说,“两投入三联结”脱贫产业发展路径,就是通过将国家或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实现“集体投资、能人投力”的生产要素两投入,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集体、村民(贫困户)、能人共同分红的“利益共享三联结”。从而形成发展脱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精准脱贫“三位一体”脱贫攻坚新格局。

正安县养鸡能人李家镇每天都早早起来,因为他心里记挂着林下养殖基地中的3万羽血毛土鸡。

“基地养殖规模3万羽,总投入490万元,集体投入296万元,合作社投入194万元,如今已销售肉鸡1.8万羽,销售收入126万元。”李家镇过去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核桃种植和养鸡技术,在政府“雁归兴贵”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引导下,返回家乡成立了正安县程丰达农民专业合作社,搞起了核桃林下养土鸡的种植养殖产业。

“我们养殖基地捆绑了75户贫困户328人。每户贫困户每年分红1800元,村集体每年还可以分红7.5万元。”李家镇说。

“两投入三联结”路径既能防止“垒大户”“套散户”的情况发生,又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这种‘两投入三联结’路径,实践证明是有生命力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百姓每年都能得到收益,我们合作社也快速壮大起来。”李家镇说。

目前,在正安县委、政府与和溪镇的支持下,马鞍村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两投入三联结”路径建起了存栏6000只种兔的养殖基地、3万羽林下土鸡养殖基地、100头生态肉牛养殖场。2017年3月份,马鞍村又引进正安县旭民公司发展种兔养殖基地。该公司技术人员苏松介绍,除了提供就业岗位,对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基地将种兔发放到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保底回收;对无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则由公司集中代养,实行保底分红。目前,马鞍村种兔养殖基地已产仔兔5万余只,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2017年,马鞍村在种植养殖业、通组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中,吸纳当地群众长期就近务工2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300多万元。马鞍村的236户贫困户已得到第一次分红21.24万元。

目前,马鞍村还集中种植了3060亩核桃、辣椒、野木瓜、桃树、卷丹百合等,又发动群众新种植白茶1000亩,还打算建设一个中型茶叶加工厂。贵州省委宣传部新任马鞍村第一书记伏效平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为马鞍村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50万元,利益联结周边5个村的贫困户575户,每年可分红10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精准扶贫重数据 “造血”强身靠产业

上一篇:

小蜗牛“爬出”致富路!5名养殖户组建合作社,月销售额超50万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