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中长势弱、心叶小、根系差、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苗情时有发生,麦苗发黄常因缺素、病虫危害、药害、肥害、毒害、遭遇恶劣气象条件或整地质量不高、栽培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导致小麦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而出现黄苗,现就几种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整地粗放:种子不能和土壤充分接触造成的小麦黄苗。应及时镇压,粉碎坷垃,或浇水中耕,塌实土壤,补施肥料,促使转绿壮长。
2、还田秸秆粉碎不彻底:麦苗悬根导致的黄苗。应及时进行浇水,踏实土壤,增施氮肥,使种子根充分扎入地下。
3、播种较深:由于播种机械调制不合理导致播种过深,造成地中茎过长,小麦出苗时种子养分消耗过多,造成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麦苗瘦弱而发黄。可扒掉部分覆土,使分蘖节盖土厚度变薄;再结合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侧根发育,使麦苗转壮。
4、播量多,基本苗过密:对播种较早、播量较大的麦田,常常出现麦苗生长过密,麦苗由于通风透光不良,个体发育较弱而发黄。可采用多效唑化控的措施抑制生长,同时,对于稠密“苗挤苗黄苗胜似草荒苗”的局部,进行人工疏苗,深耕断根,减少水肥吸收,控制分蘖增加和过旺生长,促进壮苗生长。
5、麦田土壤盐碱较重造成的小麦黄苗:应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也可采用灌水或开沟排盐法,降低土壤含盐量。
6、干旱:抢种时地块干燥,使麦苗矮小,麦苗基部叶片发黄,逐渐干枯,心叶迟迟不长,次生根少,分蘖困难,整个麦田发黄较一致。防治:及时进行灌水;乘雨撒施氮肥,但用量不宜太大。
7、肥害: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如羊粪、鸡粪等,或种肥施用过多,幼苗、种子接触到这些肥料后易被烧伤,致使叶片或叶尖发黄。防治:浇水淋溶,5~7天浇1次,根据肥害情况连浇1~3次,叶面喷施碧护、美洲星等叶肥症状既能消除 。
8、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小麦黄苗: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黄苗要及时喷施调节剂、叶面肥或解毒药物如赤霉素,每亩用药2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麦苗,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有条件的可以灌一次水,增施分蘖肥,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危害。
9、冻害和倒春寒:发黄的前几天麦苗青绿,突然间叶片发黄,一般发黄均匀,不是点片发黄。或是叶片的某个部位(多数在叶片中部)发黄。防治:寒流到来之前及时浇水;寒流到来之后加强管理,喷施叶面肥。
10、病虫害引起发黄:(1)纹枯病:出苗后感病,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斑或眼点状斑,逐渐扩大致病株基部腐烂,幼苗死亡。防治:预防小麦纹枯病要做到适期晚播,合理密植,避免密度过大,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重点抓好种子药剂拌种,可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20毫升加水100-200毫升;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2)根腐病:幼苗受害,轻者芽鞘上产生条形或不规则形褐斑,重者幼苗变褐腐烂,称为苗腐。防治:药剂拌种。用25%粉锈宁或50%福美双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喷药防治,第一次在小麦扬花期,第二次在小麦乳熟初期,药剂有25%三唑酮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麦蜘蛛:吸食小麦叶肉组织营养,致使叶片发黄甚至死亡。防治:亩用1.8%阿维茵素3000-5000倍液30公斤喷雾。(4)蚜虫:多集中在叶片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危害,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防治:在生长期间使用40%乐果、40%氧乐果、1.8%阿维菌素乳油等叶面喷雾。(5)蝼蛄、金针虫等:主要是咬食麦苗根茎,使叶片发黄,严重时直接咬断根茎部造成断苗。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麦田发黄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要及时观察小麦的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需了解更多请关注山村网--农药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