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微量元素缺乏的识别与防治(下)](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2/183032401.png)
1.缺钼症(Mo)
表现症状:一般较少发生。首先是叶片失绿,叶脉间叶色变淡、发黄,叶片易出现橘红色斑点,然后叶缘卷曲、凋萎甚至坏死,后期雄穗发育受到抑制,籽粒不饱满;老叶先出现症状,新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表现正常;籽粒皱缩,成熟延迟。
《玉米病害诊断》则表述另一种症状:老叶的叶尖干枯,之后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焦枯向内卷曲,籽粒皱缩。《玉米科学》最新报道:缺钼植株中下部叶片呈黄绿色,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叶尖变黄,小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主根长、侧根多,但根量少。
诱发因素:一般亩产800公斤的地块,需补充纯钼0.7~1.5克(折合商品制剂“钼酸铵”亩用量1.5~3克)。玉米使用钼肥可增产8.7%~28.1%。钼元素在苗期2.3%,拔节到抽雄57.4%,抽雄后42.6%。大量施用磷肥,氮肥以及施用锰肥、硫元素过多,对钼的需求增多,容易导致缺钼。
2.缺铜(Cu)
表现症状:叶失绿变成灰色,上部叶片或嫩叶发黄、叶尖卷缩、叶边不齐,叶片卷曲、反转;幼叶易萎焉,老叶易在叶舌处弯曲或折断;果穗发育不正常。据《玉米种子生产》:缺铜的叶脉间失绿,越到叶片基部越明显,叶尖坏死,叶两边向背反卷,叶缘出现类似缺钾的枯斑。
据《玉米测土施肥》:缺铜的植株生长很慢,植株非常矮小,叶子失去绿色、叶尖发灰,叶顶干枯,叶片向后弯曲,新叶的叶尖干枯。《玉米科学》最新报道:缺铜植株呈丛状,叶边缘呈灰黄色或红黄色,有时出现白色的斑点,叶尖发白,心叶淡绿,初生根不发达,次生跟较多,根量多而长。
诱发因素:一般亩产800公斤地块,需补充纯铜10克左右(折合商品制剂“硫酸铜”亩用量40克左右)。铜元素在吐丝期、腊熟期是吸收高峰期。砂土、碱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及干旱缺水条件下,都容易缺铜。土壤pH高,铜的有效性降低;氮肥施用过量,也会引起缺铜。
3.缺铁(Fe)
表现症状:幼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老叶绿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失绿发白,失绿部分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坏死斑点。据《玉米种子生产》介绍,最早出现在嫩叶上,植株下部的叶子变成棕色,茎秆和叶鞘部分则成红紫色,新生叶片呈现一定的缺绿症,有时变成淡黄色甚至于白色。
诱发因素:一般亩产800公斤的地块,需补充20克左右的“纯铁”(折合商品制剂“硫酸亚铁”亩用量110克左右),苗期占4.1%,拔节到吐丝占60.7%,吐丝到成熟占35.2%,吐丝期、腊熟期为两个吸收高峰。石灰性土壤,通气良好条件下易缺;土壤中磷、锌、锰、铜含量过高,钾含量过低,使用硝态氮肥,均会加重缺铁。
以上就是玉米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与防治,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及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山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