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末,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大福村农民刘德安反映,他家在同一块近2亩的水田中,一半种植了晚稻,一半种植了荸荠,底(基)肥统一施用了一种有机肥料,每亩40公斤,并配施了多元复合肥15公斤,水稻在分蘖时追了5公斤尿素,晚稻长势良好,而荸荠茎秆却逐渐枯萎了。老刘问是不是有机肥造成的?
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周边有好几户人家施用化肥的,他们的荸荠也枯萎了,同时施用了有机肥的晚稻亩产却过了700公斤。之前,老刘用同样的有机肥种植西瓜,每亩产西瓜2500公斤。
由于成熟早、甜度高、色泽好,售价高,他每天拉到城里零售,5天就卖完了,所以,种植晚稻时就继续选择了有机肥。可见,正宗的商品有机肥是不会危害荸荠的。
据多点调查,荸荠枯死的原因不是肥害而是病害。从现场的症状来看应是秆枯病,有的地方也称茎枯病。近几年来,各地荸荠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秆枯病随之也呈上升之势,发病率达20%~30%,严重的大田减产5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绝收。
荸荠秆枯病发病初期,病株的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继而有云纹状斑块,小病斑逐渐合拢为大病斑。病斑逐渐变软或略凹陷,以后病斑呈暗绿至灰褐色。晴天露水未干或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病株上病斑组织软化后,茎杆陆续倒伏。有的整株发黄,成丛状枯死。感病后的植株地下不结荸荠或结很小的荸荠,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
秆枯病的发病途径一般为球茎带菌、气候诱变及土壤缺乏磷、钾元素,种植过密引起,因此,在预防措施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首先,要实行轮作换茬。一是忌用连作田种植荸荠,减少病源传播;二是将周边荸荠田中的病株及野生荸荠苗铲除,净化土壤,减少病源基数。
其次,要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球茎。一可选用抗病品种,如桂林马蹄、孝感荸荠、虹桥荸荠等;二可选用无病无虫的球茎,将备作种用的球茎作消毒处理,播种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球茎18~24小时后,再行播种,或者用“施保克”乳油1500倍液喷施幼苗,提高抗病能力。
第三,要改进施肥技术。一把底(基)肥以施化肥为主改为施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每亩可施正宗商品有机肥50~75公斤;二把以施氮肥为主改为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多元复合肥30公斤。开始结球时,每亩再追磷肥15公斤,钾肥10公斤。同时,要注意控制种植密度,早茬荸荠密度每亩2200穴左右,晚茬荸荠每亩4000穴左右。
第四,要交替施用农药。荸荠移栽之后封行之前,要分次交替更换农药,一可用20%粉锈宁乳油100~150毫升稀释1000倍液,二可用25%“施保克”乳油1500倍液,三可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四可用45%秆枯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交替施用,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3~4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及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