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是水产养殖当中常见的,人们常常用来煲汤,性凉,使用之后不易上火,所以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但是在蛏子的养殖当中,特别的会受到细菌病的感染,这样的话就会是蛏子死亡造成损失,那么,怎么防治蛏子细菌病呢?
图:蛏子 1.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病原为鳗弧菌和溶藻酸弧菌等。各种蛏子的育苗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此病。浮游的幼虫被感染后即下沉固着,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 2)发现患病幼体立即弃掉; 3)投喂的单胞藻无弧菌污染; 4)单独或联合使用过滤、臭氧和紫外光线消毒育苗用水; 5)每立方米水体用复合链霉素50~100克或氯霉素10克全池泼洒,连续3~5天。 2.蛏子的派金虫病:病原为海水派金虫。派金虫病是蛏子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地理分布广泛。主要侵害一年以上的蛏子。蛏子的死亡发生在夏季和初秋(8~9月份),以后随着天气变冷、水温下降,死亡也减少。流行病的发生与较高的水温(30℃)和较高的盐度(30×10﹣3)有关。盐度在15×10﹣3以下或水温低于20℃或高于33℃时,即使有派金虫寄生,蛏子也不会死亡。慢性感染的蛏子,身体逐渐消瘦,生长停止,生殖腺的发育也受到阻碍。感染严重的蛏子壳口张开而死,特别在环境条件下不利时死亡更快。 防治方法: 1)避免用已感染的蛏子作为苗种; 2)蛏子幼虫固着变态前将固着彻底清刷干净,将老蛏子完全除掉,除去蛎床之间的有活蛏子附着的任何物体,蛎床不要太密集; 3)蛏子长到适当大小时就尽早提前收获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4)蛏子养在低盐度(﹤15×10﹣3)的海区可抑制疾病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蛏子养殖当中常见的疾病,所以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方法和水质的调剂,这样才不会使得蛏子产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