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农作物施用硼肥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在棉花、油菜等作物上施用时间较早,应用面积最大,但在其他作物上施用的面积有限,施用技术尚未普及,有的施用效果还不够理想,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
从各地的生产现状来看,农作物施用硼肥逐渐被农村一些有科技头脑的农户所认识,他们在棉花、油菜、大豆、马铃薯、胡萝卜等作物上施硼,已经看到了增产的效应,增幅少则5%,高的达20%。
农作物施用硼肥增产的原因,一是作物吸收硼肥后,硼与细胞壁的多糖成分结合,提高了细胞壁的稳定性,促进核糖核酸的合成和花粉管萌发,以及分生组织的快速生长,防止了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小麦不穗等生理障碍;二是促进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转化,加速蔗糖的合成和淀粉的水解;三是能增强细胞壁对水分的控制,增强作物抗寒和抗病能力;四是能改进作物品质,如油菜含油量可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
但是,如果施用硼肥不当,不但不能增产,反而会造成肥害,使农作物减产。例如,在油菜生产上,有的地方年年在基肥中施用硼砂,土壤硼积累过多,会使油菜硼中毒;有的无论什么土壤都盲目施用硼肥;有的不分作物种类均施用硼肥;有的用多元微肥取代单质硼肥;有的将低含量的硼肥混同高含量的硼肥,这些都会使作物呈现显性缺硼或潜在性缺硼症状。一次施用硼肥过量,也会产生负面效应,据研究,土壤水溶液中硼的含量超过1毫克/公斤,水稻植株就会呈现硼中毒症状。
为此,针对硼肥应用中的一些失误,在技术上应区别不同情况合理地施好硼肥。
首先, 要因地因作物施硼。在土壤类别上,红壤、赤红壤淋溶性强,缺硼面广;有些土壤硼被固定,呈不溶状态;有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硼易被吸附,呈潜在性缺硼;有些土壤使用石灰过多,降低了硼的含量,这些土壤均不同程度地缺硼,都应补施硼肥。在作物类别上,纤维作物、十字花科作物、豆科、果树、蔬菜等需硼量都较大,应根据各自需硼多少酌情施硼。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需硼较少,对硼不甚敏感,不可一概地施硼。
其次, 要适量适时施硼。当土壤溶液硼含量低于0.33~0.5毫克/公斤时需及时增施硼肥,一般基肥每亩用硼砂0.25公斤。缺硼严重的土壤或需硼量较高的作物,每亩硼砂用量可达0.5公斤,施用持力硼每亩只需0.25公斤,不宜过量增施。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为0.05%~0.2%。硼肥的最佳施用期在苗期和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期,最好选用速溶性强、有效含量高的速乐硼喷施。
第三, 要讲究施硼方法。硼肥施用不当,可能被土壤固定或者造成硼中毒。为了提高硼肥的利用率,一是作基肥用的要与腐熟的有机肥混合施用;二是十字花科作物移栽时,可用0.2%的硼砂溶液先沾根后移栽;三是将难溶性硼肥改为高效速溶性硼肥喷施,可成倍地提高硼肥的利用率。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