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菇又名滑菇、光帽鳞伞,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属于珍稀品种,原产于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中叶,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开始栽培,现主产区为河北北部、吉林、黑龙江等地。
一、生物学特性
1、营养
滑子菇属木腐菌,多生长在阔叶树上,尤其是壳斗科的伐根、倒木上。人工栽培滑子菇以木屑、秸秆、米糠、麦麸等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的农副产品为人工栽培的培养料。滑子菇对生长素的需求在常用的以米糠、麦麸为培养基的配方中含有不需另加。
2、温度
滑子菇菌丝在5℃~32℃之间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在5℃~18℃间都能生长;高于20℃,子实体菌盖薄,菌柄细,开伞早;低于5℃,生长缓慢,基本不生长。
3、光照
滑子菇栽培不需要直射光,但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菌丝在黑暗环境中能正常生长,但光线对已生理成熟的滑子菇菌丝有诱导出菇的作用。出菇阶段需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光线过暗,菌盖色淡,菌柄细长,品质差,还会影响产量。
4、湿度
菌丝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75%~80%最好,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5、空气
滑子菇是好氧性菌类,对氧的需求量与呼吸强度有关。早春,接种之初,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少量的氧即能满足需要。随着气温升高,菌丝新陈代谢加快,呼吸量,菌丝量增加,就要注意菇房通风和料包内外换气。出菇阶段子实体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更需新鲜空气,在环境中如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子实体菌盖小、菌柄细、早开伞。
6、酸碱度
培养料的酸碱度直接影响细胞酶的活性,滑子菇菌丝生长需要pH值5~6.木屑、麦麸、米糠制成的培养料酸碱度一般为6~7,但经加温灭菌后pH值要下降,无须再调整pH值。
二、选择优良菌种
1、品种选择
滑子菇根据出菇温度的不同分为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生产者要根据当地气候、栽培方式和目的来选用优良品种。现在主产区的主栽品种有早丰112、C3-1等。
2、菌种选择
选用菌种时要求不退化、不混杂,从外观看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要求菌龄在50~60天,不老化,不萎缩,无积水现象;选用菌种时应各品种搭配使用,不可单一使用同一品种,防止出菇过于集中影响产品销售。
三、出菇棚的建造
良好的栽培场地是滑子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在目前农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条件下,一般都是因陋就简利用空闲住房、棚室作菇房,也有在防空洞、山洞等场所栽培滑子菇的,且大都一场两用,既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
标准化生产一般采用百叶窗式出菇棚,棚高3.5m,棚内培养架可用木杆、竹竿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7~1.8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走道。也可用水泥做立柱,拉四条8号铁线为横杆的结构。
四、培养料的制备
1、常用配方
木屑77%、麦麸(或米糠)20%、石膏2%、过磷酸钙1%、pH值6.0~6.5、含水量60%~65%.目前推广的配方:木屑84%、麦麸或米糠12%、玉米粉2.5%、石膏1%,石灰0.5%, pH值6.0~6.5、含水量60%~65%.
2、拌料
将培养料按比例称好,搅拌均匀,加水量可根据原料的干湿而定,使含水量达60%~65%,堆闷30分钟。
3、灭菌
采用整齐式(充气式锅炉)层层撒料灭菌法。首先在锅屉上铺一层麻袋以免漏料,当蒸气上来后再向锅屉上平铺厚为6~8cm的培养料(不能用手或铁锹拍压)。当大气上来时,再用铁锹分层撒料,做到撒料均匀,要压住气,如此一层层装入,料面装到离上口20cm为宜。加盖、压实,大火猛攻达100℃后保持2小时,再闷30~40分钟即可趁热出锅,灭菌一定要彻底,每锅适宜灭菌200~500盘(注:采用粗木屑为主料的应延长灭菌时间)。
4、包盘
首先将模子放在托盘上,把事先裁好的薄膜放在800倍液的霸力溶液中浸泡或放在0.1%高锰酸钾的溶液中,10分钟后再放在模子上铺好,将灭好菌的培养料趁热装盘,培养料温度不可低于80℃,将菌盘内的培养料压紧、压实、包好。
五、接种
1、接种室消毒及准备工作
首先应做好接种室的消毒,每m3用5~8g消毒盒重点消毒,操作者应按操作要求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用5%来苏尔喷洒培养盘和一切搬运、接种工具;关闭门窗,使室内空气静止。
2、接种方法
当料温降至25℃左右时,即可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每标准盘用200g或250g菌种。去掉老皮和原基,将菌种掰成杏核大小的块,打开薄膜,把菌种撒于料面,用消毒过的压板适当压实,对折薄膜并将两端向上卷紧,以防水分蒸发。生产实践证明,接种量适当加大些,菌丝生长迅速,可以防止早期杂菌发生。
六、发菌管理
1、菌丝萌发定植期管理
北方滑子菇接种一般安排在2月中旬~3月中旬完成, 此时日平均温度在-6℃~5℃,未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5℃时,需人为提温,如在室外码盘发菌的,夜间应用玉米秸或稻草将菌垛周围围起。促进菌丝定植 ,并每隔3~4天测料温一次,菌块温度高于12℃以上时,应将菌盘单盘上架摆放。
2、菌丝扩展封面期管理
定植后,菌丝体逐渐变白,并向四周延伸。随着温度提高,菌丝生长加快并向料内生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菌也会蔓延,造成污染,这个阶段应以预防污染为中心,未上架的菌盘摆成"品"字型,垛高8层以下,棚内温度控制在8℃~12℃为宜,要求5~7天翻盘倒垛一次,并加大通风量。
3、菌丝长满期管理
进入4月中旬,气温升高,菌丝已长满整个盘,此时菌丝呼吸加强,需氧量加大,释放热量,温度需控制在18℃左右,同时加大通风量。
4、越夏管理
7、8月份高温季节来临,滑子菇表面一般形成一层黄褐色腊质层,使菌块富有弹性,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增强,温度超过30℃以上,菌块内菌丝会由于受高温及氧气供应不足而死亡。因此,此阶段应加强遮光度,昼夜通风,棚顶上除打开天窗或排气孔外,更应安装双层遮荫网或喷水降温设施。并且在所有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或幼虫为害,必要时可喷洒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七、出菇期管理
1、划菌
菌块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需用竹刀或铁钉在菌块表面划线,纵横划成宽2cm的格子。划透菌膜,深浅要适度,一般1cm深即可,划线过深菌块易断裂。然后平放或立放在架上喷水,调节室温到15℃左右,促使子实体形成。
2、温度管理
滑子菇属低温型菌种,在10℃~15℃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较适宜,高于20℃子实体形成慢,菇盖小、柄细、肉薄、易开伞。子实体对低温抵抗力强,在5℃左右也能生长,但不旺盛。变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极好,产菇多、菇体大、肉质厚、质量好、健壮无杂菌。9月以后的深秋季节,自然温差大,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差,加强管理,促进多产菇。夜间气温低,出菇室温度不低于10℃。中午气温高,应注意通风,使出菇室温度不高于20℃。
3、湿度管理
水分是滑子菇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保证滑子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应适当喷水,增加菌块含水量(70%左右)和空气湿度(90%左右),每天至少喷水2次,施水量应根据室内湿度高低和子实体生长情况而定。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5%~95%之间,天气干燥,风流过大,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子实体发生越多,菇体生长越旺盛,代谢能力越大,越需加大施水量。
4、通风管理
出菇期菌丝体呼吸作用增强,需氧量明显增加,因此,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时,注意温、湿度变化,出菇期如自然温度较高,室内通风不好,会造成不出菇或畸形菇增多,此外,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时必须日夜开启通风口和排气孔,使空气对流,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氧气供菇体需要。
5、光照管理
滑子菇子实体生长需要散射光,菌块不能摆得太密,室内不能太暗,如没有足够的散射光,菇体色浅,柄细长。
八、采收期管理
滑子菇应在开伞前采收,开伞后采收不仅商品质量下降,而且由于开伞后孢子落在菌盘上会引起菌盘感染。采收标准根据收购商要求确定。采收完头潮菇后应停水2~3天,使菇盘上的菌丝恢复,积累养分,使菇盘含水量达到70%,棚内空气湿度达85%,加强通风,加大昼夜温差,以促使二潮菇形成。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