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蒲桃,原产马来西亚及印度。中国广东、台湾及广西有栽培,供食用。在台湾,洋蒲桃被誉为“水果皇帝”,畅销于水果市场,深受消费者的亲睐。在医药方面,洋蒲桃的果实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因而,台湾民间有“吃洋蒲桃清肺火之说”。
洋蒲桃还可以作为菜肴,淡淡的甜味中带有苹果般的清香,食后齿颊留芳,其中著名的传统小吃“四海同心”就是以洋蒲桃作为主要材料;宴会上还用洋蒲桃作为冷盘。
1、形态特征:
乔木,高12米;嫩枝压扁。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22厘米,宽5-8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变狭,圆形或微心形,上面干后变黄褐色,下面多细小腺点,侧脉14-19对,以45度开角斜行向上,离边缘5毫米处互相结合成明显边脉,另在靠近边缘1.5毫米处有1条附加边脉,侧脉间相隔6-10毫米,有明显网脉;叶柄极短,长术过4毫米,有时近于无柄。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6厘米,有花数朵;花白色,花梗长约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长7-8毫米,宽6-7毫米,萼齿4,半圆形,长4毫米,宽加倍;雄蕊极多,长约1.5厘米;花柱长2.5-3厘米。
果实梨形或圆锥形,肉质,洋红色,发亮,长4-5厘米,顶部凹陷,有宿存的肉质萼片;种子1颗。花期3-4月,果实5-6月成熟。
2、生长习性
洋蒲桃适应性强,粗生易长,性喜温暖,怕寒冷,喜好湿润的肥沃土壤,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栽培上做好整枝修剪即可。
3、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空中压条法(即圈枝繁殖),在每年5~9月高温多湿雨季进行。选直径约75px粗、发育充实的枝条,先在基部施行长约75px环状剥皮后,用湿润土壤与禾草混合的泥团包在环状剥皮处和其上下边,再用透明胶纸包扎,上下两端用尼龙绳紧缚。
约经1个月,新根在剥皮处上端长出;约3个月后,新根长出很多,将生根部以下剪断,即成独立的幼苗。先假植在苗圃继续培育,翌年春季定植田间。
种植宜在春季,株行距4米×5米。挖大穴、下大肥、种大苗。穴要挖1米见方,垃圾土杂肥每穴要50公斤。苗木要求一级苗,每公顷种植500株左右,后逐渐疏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