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地榆的栽培技术

2018-11-23 15:03:59浏览:75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下地榆的栽培技术

地榆的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1、播种   春播或秋播均可,北方露地栽培,可从春季至夏末直播。种植前,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研发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052g/kg,pH为8.87,春播可于2月在厚墙体温室中撤播育苗,也可于4月下旬   播种育苗。秋播在处暑节前后进行。整地,翻地10-20cm深,去除砖头,瓦块,耙平,施足基肥,按1.2mX6m整地做畦,将地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开,覆土深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须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畦面湿润,一般地温在18℃左右,20天可出苗。   待幼苗生长2个月,即可移栽于营养钵内,在连栋温室内炼苗、缓苗,成活率可达到90%多。露地播种苗的定植最好5月底6月初进行,正值地榆生长旺季,缓苗快,长势好。地榆根系比较深,定植地块宜深翻,按1.5mX6m整地做畦,灌足底水,起苗时深度不得少于30cm,定植距离20cm×20cm,浇水,适当遮荫,15-20天后,即可开始生长。若不遮荫,植株地上部分失水萎蔫,枯死。1月后,从根茎基部发出嫩梢,重新开始生长。   2、分根   多在春季地榆萌芽前或秋季采挖地榆时,用带茎、芽的小根作种苗。每穴栽1株,按行距30-40cm、株距25cm挖穴,穴深视种苗大小而定,栽后覆土,浇足定根水。   栽培技术
  1、采种   地榆种子的采集时间应在9月中下旬,既可保证种子的数量,又有相对质量保证,经观察实验,引种栽培的地榆,由于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种实不易脱落,适当延迟采种,时间10月上、中旬,可提高籽种品质。   2、田间管理   地榆的田间管理较粗放,也没有病虫危害,但要经常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并少量多次施用氮肥,最宜施腐熟的人尿。特别在采摘嫩叶后,用腐熟尿水1份加水4份追施,或用速效氮肥追施,可促使叶片生长,延缓抽薹开花期,或不开花。如果只采收嫩叶栽培,在植株刚开始抽薹时把花薹摘去,能促使分蘖生长新叶。在苗期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   3、采收   播种出苗后可采收嫩叶。随着植株长大采收嫩 叶,以手折断者为嫩品;大面积种植可用镰刀收割 ,收割时要留基部叶柄 5cm处 ,不要伤及生长点。嫩叶片不耐贮藏宜鲜食。
   病虫防治
  1、病害   有白粉病,春季开始发生。主要以勤除杂草,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的方法来预防。   2、虫害   有金龟子,为害期间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浇灌防治幼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萝卜褐斑病

上一篇:

百部的种植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