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是一种耐旱、耐寒,须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先锋树种,易于形成疏林草原,在改善气候、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栽培变种为垂枝杜松。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杜松如何种植?
1、产地生境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甘肃及宁夏等省区。生于比较干燥的山地;在东北常分布在500米以下,在华北、西北地区则分布于1400-2200米地带。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2、生长习性
杜松是强阳性树种,耐荫、耐干旱、耐严寒、喜冷凉气候。深根性,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土壤,能在岩缝种顽强生长,可以在海边干燥的岩缝间或沙砾地生长。
3、繁殖方法
种子
首先将果实晾晒十几天后,用石块进行揉搓,除去果皮、果肉,选出种子。杜松的种皮坚硬,透水性差,所以用强迫高温浸种的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首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灭菌后,捞出洗净,用80℃的热水进行浸种,浸种3天后,再用40℃的温水浸种7至10天后进行沙藏,其中可以进行变温混沙或低温层积催芽、种子经过一冬的沙藏后,已吸水膨胀,3月下旬可将种子搬出室外,随着气温回升,种子很快萌动,有部分种子裂开后即可播种。
嫁接
杜松嫁接砧木应选用臭柏(沙地柏)。最佳嫁接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首先采1至2年生,长约10至15厘米接条,摘去下部3/4的叶子,注意顺着叶片生长的方向顺着摘,不然会带下树皮。用酒精棉球擦洗刀片,将接穗基部用刀削一短斜面,然后翻转来,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穗条的顶部,穗身垫放在食指上,右手拿住刀柄,从顶芽针叶附近逐渐切到穗心,然后顺着穗心纵向削去半边接穗,削面要求平直光滑,一刀完成。
再摘砧木嫁接部位的全部针叶,左手握住砧木,右手握刀,平贴砧干从上而下通过韧皮和木质之间切开,露出白色形成层,割断砧木削开的皮部,使之成尖齿状。切口深浅要合适,切面的长度要用接穗切面一致,再将接穗基部楔形部分对准砧木削面下部的齿状凹中,把接穗切面贴在砧木的切面上,使形成层相互对正,并不再移动。
然后左手把住砧木,用大拇指按住接穗和塑料薄膜带一端,右手执另一端,从下向上缠绕,缠时一环压一环,并尽量勒紧,缠到上端超出切口后,再从上往下缠绕,到下端后结一个活扣。
杜松扦插条繁殖成活率很低。但是杜松嫁接条繁殖成活率很高。方法是将杜松两年生接条剪下,剪时应带砧木厚条,其长度为接条1/3,呈倒“T”字形,后用清水浸泡2至4添后扦插,插刀深度是接条四分之一。
压条
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15~30公分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公分、宽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4、栽培技术
杜松栽植一般带土移栽,先要挖坑整地。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规格为苗高的1/2,栽后回填土浇足水,施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4月,10月为最适合栽植时期,选择树形良好的健壮苗木,带完整土球,土球大小为苗木冠径的2/3。运输时应在树冠上喷雾保湿,用萜布盖好。
从起苗到运输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栽植深度比原树深10厘米左右,土要踩实,但不能破坏土球。栽后应产立即浇水,浇第一次水时要浇透,且要防止苗木侧斜,等水渗完在坑表面撒一层干土,防坑裂漏风。之后每隔10天浇水一次,连续浇水3次,栽植成活后一般不需要再浇水。
移栽杜松大苗时还需要搭支撑架,以固定大苗,防止倾斜,歪倒,抗风吹倒伏。带土移栽成活率高,但需要精心管护,抚育,修坑,除草,按时施肥,注意病虫害防治,按所需造型及时修剪。
5、病虫防治
赤枯病
症状:杜松的赤枯病主要危害杜松的幼株幼叶,但是老叶也会遭受一定的危害,在赤枯病的初期叶片会出现淡黄色的或者是黄褐色的斑点,也有一部分叶片呈现绿色或者是浅黄绿色,后期会变成棕红色,这赤枯病总共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针枯死型四种症状。
防治方法:对杜松的病害进行防治主要就是进行喷洒农药,喷洒农药的适宜时间就是在每年的6到7月份上旬,最好是采用连续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有助于病害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