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背民族”做大马产业

2018-11-10 21:17:49浏览:27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李昊 本报记者马晓刚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乃至世界马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马品种的主要发源地,尤其是蒙古马在耐力、抗病

李昊 本报记者马晓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乃至世界马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马品种的主要发源地,尤其是蒙古马在耐力、抗病、耐渴等方面的性能享誉海内外。马作为内蒙古主要畜种和重要畜力,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农牧业机械化步伐的加快,使用畜力大量减少,马的使用价值降低,使内蒙古的马产业逐步走向衰落,存栏量逐年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草原文化大区建设,马作为草原文化的“魂”,得到了高度重视,在保种、引进、育种、产业开发等方面采取一些积极措施,马的存栏量有所恢复,为马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希望。

骏马长鸣起北风

2009年,内蒙古马业协会、马业发展基金会成立;2010年,美国纯血马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安家落户;2010年,锡林郭勒盟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称号……

近年来,内蒙古马业好事连连。曾几何时,内蒙古的马业遭遇滑铁卢。

1975年,内蒙古马匹存栏为240.32多万匹;2000年,这个数字降至130.5万匹,25年减了近一半;到2009年降至70.93万匹,10年内存栏又下降一半,而且其中大部分为纯种蒙古马。到2016年,纯蒙古马存栏只有30.2万匹。

“没有马的草原,是没有灵魂的草原。”内蒙古马业协会秘书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感慨道。

是什么原因导致马匹数量急剧下降?牧民们认为,草场禁牧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马数量减少,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普及,马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生活中逐渐降低并开始淡出牧民的生活。

其实,早在1998年,蒙古马数量的锐减就已经引起了自治区政府的注意。

当年,内蒙古马业协会精心挑选出30多户牧民,加入蒙古马保种基地,保种基地的每匹马都建有自己的档案,政府对承担保种任务的牧民每户每年补助8万元-10万元。

2017年12月13日,内蒙古出台《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马品种保护和改良繁育,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建立完善相关服务体系,提供财税金融用地政策支持。

“内蒙古现代马业又一次迎来了破茧而出的历史机遇。”芒来说。如今,内蒙古已拥有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兽医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专业、锡林郭勒盟职业技术学院马术专业等4所马术专业学校。已建立起以保种场为主,保护区、基因库为辅的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培育出了三河马、锡林郭勒马、科尔沁马,是全国马品种培育最多的地区之一。目前,内蒙古马存栏84.8万匹、马肉产量4.6万吨;蒙古马存栏30万匹,居全国第一。

马背上的经济

日前,第6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成功举办。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马产业展区。集中展示了内蒙古在马产业生产、教学、科研、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的成就,参展企业39家、涉及8大类5210个产品。

参展商巴音巴特告诉记者,这次公司带来了包括景泰蓝、铜鎏金、钢鎏金等在内的几十种马鞍进行展示,目的就是展示蒙古族马鞍文化的丰富多彩。

来自锡林郭勒盟一家企业新研发的酸马奶让广大市民赞不绝口。企业负责人塞音表示,这次带来的新品是传统酸马奶的制作方法与现代的制作工艺结合,加入蜂蜜后,用易拉罐包装,是国内首款酸马奶饮品,公司与当地很多合作社有合作,一天收购马奶一吨左右。

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副局长哈斯海日汗告诉记者,马具的传承和利用以及马奶的开发,已经成为牧民们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锡林郭勒盟作为“中国马都”将进一步延长马产业链,让更多的农牧民在马产业上有更多的收入。

蒙古马是蒙古族心中的图腾,乌珠穆沁白马尤为尊贵。日前,西乌旗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白马文化节”,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拍马”。目前,该旗有蒙古马23734匹,其中乌珠穆沁白马有3000匹左右。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西乌旗从2005年开始,举办蒙古马“阿吉乃”大赛暨蒙古族马文化艺术节、中国草原大赛马、杰仁马文化节等有关“乌珠穆沁白马”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该旗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如今,西乌旗牧民通过养公马、出售“策格”、赛事表演等,大发“马财”。2017年,该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6亿元。

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巡视员王雨峰表示,如今,内蒙古现代马业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马背”经济正在成为内蒙古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现代马业方兴未艾

品种资源是马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内蒙古坚持不懈地抓马品种资源保护工作。2006年组织开展遗传资源普查,并通过积极争取2009年把地方品种蒙古马、阿巴嘎黑马、鄂伦春马、锡尼河马和培育品种三河马、科尔沁马和锡林郭勒马7个品种全部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将蒙古马和鄂伦春马两个品种纳入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同时,针对蒙古马遗传资源数量、特性和分布情况,内蒙古采取产地保种与异地保种相结合、保种场保种、保种区保种与基因库建设相结合等形式,开展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工作。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建立了畜禽遗传资源库,开展蒙古马精液、卵子、胚胎保存工作。初步建立了以保种场为主,保护区为辅的蒙古马遗传资源保种体系,对于抢救日益下降的蒙古马资源,保存大量珍贵的育种遗传材料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提高马匹的体尺和使役能力,内蒙古先后从前苏联引进重型挽马、轻型马和兼用型马的种马,以乘挽兼用为主,以本地的三河马和蒙古马作为主要的改良品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杂交改良和育种工作,自主培育出了乘挽兼用型的科尔沁马、三河马和锡林郭勒马,并于1986年和1987年以自治区政府名义正式命名。

“这期间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马冷冻精液的制作和推广使用也取得初步成效,使内蒙古马业有很大发展。”芒来说。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马业发展需求,培育适用于内蒙古赛马的品种,兴安盟的莱德马业、自治区马业协会鄂尔多斯可汗御马苑、锡林浩特市为主的中国马都、鄂温克旗科兴马业、二连浩特市乳用马培育有限公司等,先后共引进纯血马、汗血马、阿拉伯马、温血马、矮马、花马、重挽马等品种共计2000余匹。利用内蒙古马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和蒙古马善于长距离持续奔跑的优势,着力培育耐力强、速度快的竞技马新品系和蒙古马新品系。

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设立“内蒙古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组建了全国唯一专门从事马业研究“内蒙古马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团队,马术学校4家,培养的马业人才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为现代化赛马业发展培养了骑手、练马师、修蹄师和马兽医等技能人才。

内蒙古马术协会理事祁小叶告诉记者,目前在全国2000多家以马术训练、娱乐为主的会员制马术俱乐部和马场中,所用马匹,除进口外,大部分来自内蒙古,而且包括教练员和骑手在内的马场工作人员中超过一半都来自内蒙古。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千户苗寨的致富带头人

上一篇:

药食同源促进吉林省梅花鹿产业转型升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