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猴面小龙兰如何繁殖?

2018-11-23 16:16:43浏览:4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猴面小龙兰(学名:Dracula simia (Luer) Luer):兰科,小龙兰属小型附生兰,高约40厘米,茎粗壮,叶交互对生,倒卵状披针形
  猴面小龙兰(学名:Dracula simia (Luer) Luer):兰科,小龙兰属小型附生兰,高约40厘米,茎粗壮,叶交互对生,倒卵状披针形。花对生在叶腋内,漏斗状,花梗自基部长出,种子细小。4-5月开花。主要生长在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雾林中,有人工栽培。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下猴面小龙兰如何繁殖?

猴面小龙兰如何繁殖?

  繁殖方法:
  猴面小龙兰的种苗繁殖可用分株、播种、无菌播种、组织培养等方法。
  1、分株繁殖
  猴面小龙兰进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早春新芽萌发前进行,先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去掉多余的基质,把盘结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利刀从茎基部剖开,每个新株应保持两株或两株以上,带有一定的根系,并用毛笔蘸硫黄粉或多菌灵粉药剂涂抹伤口,以防伤口感染病菌。分株后新植株当年就能开花。
  2、播种繁殖
  猴面小龙兰能自花授粉,但种子易散落,应适时分批采收。因猴面兰种子细小,温室栽培通常秋播,用平盘或穴盘育苗,种子不须覆土,播后应充分见光,一般25天左右出苗。苗期勿浇水太勤,保持基质湿润即可。同时每周喷洒1次杀菌剂,长出2-3片真叶时需移植一次,苗高10厘米以上时定植于花盆中。播种的实生苗植株1-2年可开花。幼苗抵抗力较差,水分一旦过多,易染病而致茎、根腐烂。[3]
  3、无菌播种
  蒴果即将成熟前进行无菌播种效果最佳。播种培养基可采用1/2MS 10%椰子汁或香蕉汁50g/L 乳蛋白2g/L 蔗糖20-30g/L 琼脂8g/L,播种后15天可见淡绿色膨大胚,50-60天形成直径2毫米左右的原球茎时,可转至MS BA1mg/L的培养基中,50-60天后长成2-3片叶的小苗。再转至生根培养基中,约60天长成完整植株时出瓶栽培。试管苗出瓶时定植在消毒后的水苔或泥炭土和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为85%以上。定植3-5个月可上盆移栽,上盆后1-2年即可开花。
  4、组织培养
  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嫩芽茎尖为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一般为MS 6-BA1.0-2.0mg/L IBA0.5-1.0mg/L 活性炭1.0-3.0g/L。增殖培养基一般为MS 6-BA0.5-1.0mg/L IBA0.1-0.5mg/L 活性炭1.0-3.0g/L。分化培养基一般为1/2MS 6-BA1.0-1.5mg/L NAA0.5-1.0mg/L。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 6-BA0.5-1.0mg/L lBA0.1-0.5mg/L。
  当瓶内组培苗根长2-4厘米左右时,将培养瓶置于温棚中炼苗,3-7天后取出生根苗,洗净培养基,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种植基质采用树皮和泥炭按1:1混合的基质,用水浸泡并用广谱性杀菌剂消毒,将苗定植于苗盘中。移栽时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光照强度不大于10000lx的温室或大棚中进行。移栽后喷1次杀菌剂,温度保持在18℃-25℃,当新根长出后,进行常规管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蚕豆根腐病、黄萎病?

上一篇:

芸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