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用大豆花叶病

2018-11-23 17:13:41浏览:89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病害名称】:菜用大豆花叶病【症状特征】:病症状常因品种、感病阶段及气温不同变异较大。常见症状有4种。轻花叶型:叶片生长

 菜用大豆花叶病

【病害名称】:菜用大豆花叶病【症状特征】:病症状常因品种、感病阶段及气温不同变异较大。常见症状有4种。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叶上现出轻微淡黄绿相间斑驳,对光观察时尤为明显,通常后期病株或抗病品种多表现此状。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斑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呈泡状凸起,叶缘下卷,后期致叶脉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皱缩花叶型:症状介于轻、重花叶型之间,病叶出现黄绿相间花叶,沿叶脉呈泡状凸起,叶片皱缩呈歪扭不整形。黄斑型:轻型花叶与皱缩花叶混生,出现黄斑坏死,表现为叶片皱缩褪为黄色斑驳,叶片密生坏死褐色小点,或生出不规则的黄色大斑块,叶脉变褐坏死。此外,该病常引起豆粒出现斑驳,其色泽随豆粒脐部颜色而异,多褐色或浅褐色。此外,还可引起花芽萎蔫不结实,或呈黑褐色枯死。【发病规律】:上述3种病毒主要靠蚜虫或农事操作接触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量大、气候干旱发病重。【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吉林3号、易县黄豆、芦台黄豆、浙春1号、蔡村黄、铁丰18、中黄2号、黑农35等。
       (2)建立无病留种田,及时拔除病株,选用确实无病、无褐斑豆粒做种。上述3种病毒具不同程度的种传力,其中大豆花叶病毒可达30%、苜蓿花叶病毒可达50%。
       (3)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4)及早防治蚜虫,防止病毒蔓延。
       (5)必要时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8%葡聚寡糖素(凯得)水剂50,4-63g/hm2或24%混脂酸·铜(毒消)水乳剂600倍液、7.5%菌毒。吗啉胍(克毒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吗啉胍·乙铜(病毒克星、克毒星、病毒毙、病毒清、毒尽、毒安克、病毒散、毒灭星、灭毒灵、病毒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菜用大豆灰斑病

上一篇:

菜用大豆褐斑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