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豆菌核腐烂病正确防治方法

2018-11-23 17:14:01浏览:7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菌核病可为害多种蔬菜,是我国北方菜区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设施栽培的发展,我国南方菜区塑料大棚或小拱棚栽培的蔬菜
 菜豆菌核腐烂病
  菌核病可为害多种蔬菜,是我国北方菜区的一类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设施栽培的发展,我国南方菜区塑料大棚或小拱棚栽培的蔬菜如番茄、辣 椒、莴苣、胡萝卜、芹菜等也陆续发现菌核病,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露地栽培的蔬菜较少发生菌核病,但菜豆菌核病则较常见。下面山村网小编把菜豆菌核腐烂病正确防治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政治高产菜豆,提升菜豆在市场上的商用价值。
  菌核病主要在菜豆幼苗期发生,受侵染的植株先在茎基部出现暗褐色、不定形、湿润状的病斑,迅速扩大可使整个幼茎变污褐色并逐渐变软腐 烂,底叶逐渐萎蔫脱落,可使整株幼苗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先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后集结成黑褐色、鼠粪状的菌核。病苗极易从土中拔出, 根部腐烂,须根少。蔓生菜豆成株期贴近地面的茎蔓也可受侵害变褐腐烂。贮藏期豆角堆积过密,环境湿度过大也可以受害腐烂,并长出白色菌丝 及黑褐色块状菌核。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在干燥土中寿命可长达3年以上,潮湿土壤则仅可活1年,若被水浸就很快失去活力。春季遇温 湿度条件适宜时,菌核即萌发并可放射子囊孢子,随气流或风雨传播,子囊孢子萌发后从寄主茎基部表皮的伤口侵入,菌丝在组织内寄生,并分泌 水解酶使寄主细胞崩解,组织软腐。病部长出的菌丝也能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的植株。
  平均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有利于发病。连作地、菜田地势低,土质粘重,种植过密,偏施、重施氮肥,管理粗放造成植株表皮 有较多伤口的,发病都较重。
  防治方法
  防治菜豆菌核病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
  1. 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田选留种子,若种子混有菌核,可用过筛法筛除菌核。
  2. 加强耕作管理 避免连作,与水稻轮作1年即可减少大量存活的菌核;收获后或播种前认真清园,翻晒土壤,提高和整平畦面以利排水降湿; 及时清除早期发现的病株,施适量石灰后再补苗;勿偏施、重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3. 药剂防治 在菌核病发生较重的菜区,除做好上述措施外,苗期要及早喷药预防。可选喷下列药剂:(1)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2)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喷1~2次。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菜豆菌核腐烂病正确防治方法,可供大家参考,及时了解防治菜豆菌核腐烂病,还菜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灰星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菜豆根腐病的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