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inn.)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花期6-8月。树皮纤维供制绳索,嫩枝叶供蔬食;木材坚硬致密,耐朽力强,适于建筑、造船及家具等用。多作行道树。阳性植物,喜阳光。生性强健,耐旱、耐贫瘠。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佳。抗风力强,有防风定沙之功效。耐盐碱能力好,适应性强,适合海边种植。下面世纪农药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槿的繁殖技术。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台湾、广东、福建。
国外分布: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度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
地理区位:中国大陆广东、菲律宾群岛、太平洋群岛、南洋群岛、印度、锡兰等地。台湾生长于全岛海岸附近。
繁殖方式:
黄槿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1、播种繁殖
种子处理与播种黄槿种子种皮厚、坚硬,不易吸水,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曾分别使用了冷水浸泡、50 ℃温水浸泡、沸水浸泡、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等多种方法进行播前处理,前3 种方法均未能使黄槿种子发芽,只有用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可促进种子发芽
方法是:用浓硫酸拌湿种子,15 min 后清洗干净,并置于清水中浸泡24 h ,然后捞起沥干水便可用于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可直接点播在装填了基质的营养袋中,每个袋点播2~3 粒种子,然后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70 %的遮阳网覆盖保湿,以便减少淋水次数。幼苗出土并长出真叶后揭开遮阳网。
2、扦插繁殖
利用扦插法可快速培育大苗,剪办木质化枝条每20厘米为一段或锯枝干1--2米,扦插于湿润园土,约1--2个月能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