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紫苏子如何栽培?

2017-10-20 17:03:22浏览:9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湿地、路旁、村野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那么紫苏子如何栽培?



  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中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


  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喷药后4天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薄土和稻草,浇足水,平覆或架设小拱棚盖膜压平即可。育苗期间,施淡人粪尿2~3次,间苗3次,定苗苗距3cm左右。为防止幼苗徒长和土壤湿度过大,需经常揭膜换气。苗龄45天左右移栽。


  2、整地定植


  各类土壤都可栽培紫苏,以pH值6~6.5的壤土和沙壤土栽培为好。大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施腐熟垃圾肥5000kg、粪肥3000kg或鸡羊粪1500kg、复合肥100kg。土壤翻耕晒垡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90cm,畦沟宽、深各30cm。4月底~5月初定植,每畦栽6行,株行距15cm×15cm,每667m2栽1.5~2万株。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地老虎为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喷洒土表并用糠麸和500倍液的敌百虫洒在畦面诱杀。


  3、摘叶打杈


  紫苏定植20天后,对已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茎部4茎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摘除初茬叶1周后,当第5茎节的叶片横径宽10cm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叶片,每次采摘2对叶片。并将上部茎节上发生的腋芽从茎部抹去。


  5月下旬~8月上旬是采叶高峰期,可每隔3~4天采一次。


  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此时对留叶不留种的可保留3对叶片摘心、打杈,使其达到成品叶标准。全年每株紫苏可摘叶36~44片,每667m2可产鲜叶1700~2000kg。


  4、施肥治虫


  幼苗栽植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际追肥1次,每次每667m2大田施人粪尿2500kg或尿素10kg;为加速叶片生长,提 高叶片质量,每月用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生长期间如遇高温干旱,早晚要浇水抗旱。为害紫苏的害虫主要有叶螨、蚜虫、青虫和蚱蜢等,可选择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60%速灭杀丁乳剂10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喷药时间应在每批叶片采摘后进行。


  5、采收贮藏


  采种可在留种田进行,也可在大田选留部分植株作种株。但红、绿色紫苏要绝对隔离种植,变异株要剔除,避免种子混杂退化。为集中养分使中下部种子发育成熟,应将花序上部的1/3剪去。待种子转入褐色即可采收。采收以后,除去杂质,晒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南方单层膜大棚西红柿冬季下霜如何升温?

上一篇:

夕颜的栽培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