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煤霉病怎么防治](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3/180314321.jpg)
危害症状 豇豆煤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和荚。发病初期,在叶片正背两面产生紫褐色斑点,后病斑扩大到约1~2厘米大小,近圆形或三角形,病斑中央淡褐色或褐色,边缘褪绿色,与健部界限不明显。潮湿时,在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烟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被害时,病斑梭形,褐色,后期变成灰黑色。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常连接成片,遍布全叶致叶片枯黄脱落,产生早期落叶。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cruenta(Sacc.)Deighton,异名豆类煤污尾孢 Cercospora vignae F.et E.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在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然后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豇豆一般在开花结荚期开始发病,病害多发生在老叶或成熟的叶片上,顶端嫩叶较少发病或不发病。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育温度范围7~35℃,田间发病最适温度25~32℃,相对湿度90~100%。豇豆的最易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期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10天。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豇豆煤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常年春豇豆在5月下旬始发,6月上中旬进入盛发期,秋豇豆在8月上旬始发,8月下旬进入盛发期。年度内春豇豆比秋豇豆发病重,年度间夏秋季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管理不当、生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 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高畦深沟和地膜栽培,雨后及时排水。 ④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等。 豇豆煤霉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要点,小编就给大家讲这么多,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学以致用,栽培出优质高产的豇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更多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请访问山村网病虫害防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