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及根部,病部皮层腐烂,表面密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及菜籽状菌核。病株叶片由下向上变黄,枯萎,最后全株死亡。那么豇豆白绢病怎么防治呢?
一、主要症状
豇豆白绢病,在染病初期病株呈水渍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1周,生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很快萎蔫、叶色变黄,最后根颈部褐腐全株枯死。田间识别本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皮层呈水渍状腐烂,褐色,无明显边缘,斑面上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及初呈白色后变为褐色的菜籽状菌核。后期病部环绕茎基部一周后,地上部叶片变黄,脱落,整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
病菌寄主范围广,除豇豆外,也侵染其他豆科蔬菜,如菜豆、菜用大豆及茄科蔬菜中的番茄、辣椒、茄子等,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萌发产生菌丝进行侵染。高温、时晴时雨,有利菌核萌发。施用氨态氮化肥和土壤呈酸性反应的,易发病。发病原因病菌主要以菌核留在土中越冬,菌核耐低温,抗逆力强,在-10℃不丧失生活力,在自然环境下经过5-6年仍具有萌发能力。病菌发育最适温度32-33℃,喜酸性土壤(pH5.9),不耐干燥,喜潮湿。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肥料等传播蔓延。菌核萌发时产生菌丝,直接侵入为害。高温、潮湿、栽植过密、不通风、不透光,易诱发本病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
及时深翻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并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减少该病发生,并在豇豆生长期菌核未形成前,拔除病株,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防止病菌复制感染。
2、加强田间管理
在豇豆生长期适当追施硫酸铵、硝酸钙,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同时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在开花前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整齐度好、品质提高、使菜果连连丰产。
整地时增施消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反应,可控制病害发生。增施农家有机肥作基肥,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木霉),具有生物防治作用。
3、药剂防治
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拨出并带出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根据植保要求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等药剂浇灌,隔7天再灌1次,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发病期间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着重喷茎基部,每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