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蚕豆黄萎病

2018-11-23 18:22:59浏览:90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蚕豆黄萎病为害症状】:初仅在植株一侧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
蚕豆黄萎病

【蚕豆黄萎病为害症状】:
初仅在植株一侧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苍绿色或绿黄色,后完全变黄。近地面的叶片,边缘向上方稍卷曲,后叶片顶端和边缘逐渐干枯,有 蚕豆黄萎病时出现黑色小斑块,严重的蔓延到整个叶片表面,最后病叶干缩、枯死或脱落。茎杆上的位置较高的叶片,虽稍显黄色,但大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绿色或转为正常生长状态。病株较健株矮小,该病扩展到一定阶段,即停止不再扩展,病株最后能恢复健全,其新生的茎蘖和叶片也表现正常。在大田植株充分发育时,不易识别出病株。

【蚕豆黄萎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多数报道种子内外带有菌丝或分生孢子,可以做为病害的初侵染源,但也有人认为种子不带菌。土壤中病菌可存活6~8年,借风、雨、流水或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菌丝、菌核60℃经10分钟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从伤口侵入。

【蚕豆黄萎病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与非豆科、茄科实行4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可与水稻及葱蒜类轮作,1年即可见效。   
(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有机肥。   
(4)药剂处理土壤,播种前667m2撒50%多菌灵2kg后耙入土中有效。   
(5)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60%防霉宝水剂i000倍液拌种后闷二小时再播种。
药剂方法
(1)发病初期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升。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  
  (2)发病初期也可喷洒60%防霉宝可溶性水剂1000倍液或上述杀菌剂,但喷药后4小时内遇大雨应补喷。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蚕豆黑斑病

上一篇:

赤丹茶花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