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蚕豆赤斑病如何防治

2018-11-23 18:24:21浏览:5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蚕豆赤斑病只为害蚕豆,是一个世界性的蚕豆病害,在我国各蚕豆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和长江以南各省发生极为普遍,一
蚕豆赤斑病只为害蚕豆,是一个世界性的蚕豆病害,在我国各蚕豆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和长江以南各省发生极为普遍,一般不至造成太大的损失,但病害严重时,可能引起大量早期落叶,明显减低产量。蚕豆赤斑病如何防治
蚕豆赤斑病如何防治
  危害症状
  蚕豆赤斑病侵染叶、茎、花和荚。叶片染病,初生赤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或长圆形斑,直径2~4毫米,中央赤褐色略凹陷,周缘浓褐色稍隆起,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布于叶两面。茎或叶柄染病,开始也现赤色小点,后扩展为边缘深赤褐色条斑,表皮破裂后形成长短不等的裂缝。花染病,遍生棕褐色小点,扩展后花冠变褐枯萎。荚染病,也呈赤褐色斑点,病菌透过荚皮进入种子内,致种皮上出现小红斑。天气晴朗干燥时,病斑止于圆形或条斑,不再扩大,在长期的阴湿气候下,叶片病斑会迅速扩大融合,病叶逐渐变黑和死亡,并引起落叶,植株各部变成黑色,遍生黑霉,致全株枯死,剖开枯死的茎部,可见黑色扁平的颗粒状菌核。
  发生特点
  此病主要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蚕豆葡萄孢菌Botrytis fabae Sard.侵染引起。该病原菌以菌核混在病残体中,于土表越冬或越夏。菌核遇适宜条件,萌发长出分生孢子梗,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如病害发展快,在枯死的病部会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并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温湿度对此病影响很大,田间最适发生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在85%以上。分生孢子侵染的温度最高可达30℃,最低1℃,但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还是湿度,孢子需在湿度饱和,寄主表面具水膜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和侵入,从发芽到侵入,20℃仅8~12小时,5℃则3~4天。粘重或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及缺钾的连作田发病重,低洼稻田、植株过密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增施草木灰或磷钾肥,实行2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0.5:1:100的波尔多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所幸,蚕豆赤斑病只危害蚕豆,不会侵染其他蔬果。以上就是小编个大家总结的蚕豆赤斑病的防治要点,希望大家能学到有用的东西,种植栽培出优质的菜豆。更多病虫害防治方法,请访问病虫害防治专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蚕豆褐斑病?

上一篇:

蚕豆黑斑病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