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蚕豆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

2018-11-23 18:25:04浏览: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蚕豆炭疽病为害蚕豆叶、茎及荚。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蚕豆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  叶片染病初在叶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后扩展
   蚕豆炭疽病为害蚕豆叶、茎及荚。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蚕豆炭疽病的症状和防治
  叶片染病初在叶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后扩展为1—3(mm),中间浅褐色,边缘红褐色,病斑融合成大斑块,大小10mm,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多在叶脉范围内,病叶很少干枯;茎和叶柄染病,初生红褐色小斑,由几mm扩展到10多mm梭形至长形斑,中间暗灰色,四周褐色,稍凹陷;荚染病开始产生红褐色至黑褐色小斑,后渐扩大,最后形成多角形或圆形斑,病斑中央灰色,四周红褐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潜伏在种皮下或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地面上越冬。翌年播种带病种子引致幼苗子叶或嫩茎染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昆虫及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豆荚染病,病菌透过荚壳进人种皮,致种子带菌,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气温17~20%,相对湿度100%利于发病,生产上温凉多湿或多雨、多露、多雾及地势低洼、密度过大、土壤黏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子,从无病荚上采种,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粉剂或0.2%的50%四氯苯醌、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3)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适时早播,深度适宜,间苗时注意剔除病苗,加强肥水管理:
  (4)对旧架杆应在插架前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喷淋灭菌。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80%锌双合剂(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25%溴菌腈(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1200倍液、50%咪鲜胺锰络合物(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1:24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根据症状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理,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重要方法。更多信息请参考山村网相关栏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蚕豆黄萎病的症状和防治

上一篇:

蚕豆茎疫病正确防治技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