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豆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8-11-23 18:40:21浏览:63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菜豆细菌性叶斑病,又称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豆荚。叶片患病初在叶面上生红棕色不规则或环形小病斑,叶斑边际显着,叶反

    菜豆细菌性叶斑病,又称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豆荚。叶片患病初在叶面上生红棕色不规则或环形小病斑,叶斑边际显着,叶反面的叶脉色彩变暗,叶斑扩展后病斑中心变成灰色且简单掉落呈穿孔状,豆荚患病症状与叶片类似,但荚上的斑较叶斑小些。



    病原形状特征


    菌体短杆状,巨细0.9~1.1×1.8~2微米,具1~4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接种在KB平板培养基上27℃培养3天,菌落呈圆形、凸起、润滑、乳白色,直径2~3.5毫米,培养7天,菌落多呈圆形或稍扁平,中央凸起,边际呈细毛状,直径4~5.5微米,可发作水溶性黄绿色荧光。能氧化葡萄糖但不能发酵,触摸酶呈阴性。4℃能成长,超越41℃不能成长,成长最适温度25~28℃。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达延伸。病菌发育适温25~27℃,48~49℃经10分钟致死。苗期至结荚期阴雨或降雨气候多,雨后易见此病发作和延伸。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


    (2)选用齐菜豆1号等抗病品种,树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加强田间管理。


    (3)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1次,接连防治2~3次。采收前4天中止用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四季豆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上一篇:

菜豆细菌性疫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