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茎基腐病是菜豆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可侵染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伞形花科、藜科、菊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菜豆出土前染病,种子在地.下腐烂。出土后幼苗染病,在近土表的茎部呈水渍状褐色腐烂,致幼苗萎蔫或死亡。
较老的植株染病,茎基部出现凹陷的红褐色溃疡斑,表面有稀疏白色菌丝。侵染到茎内组织时,茎内组织变成砖红色。此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菌丝有隔,具分枝,分枝处常缢缩,初无色,后深褐色,菌核由桶状细胞结聚形成,初白色,后深褐色至黑色,形状不一。那么该如何防治菜豆茎基腐病?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和菌棱在土中或病残体内越冬,且在土中可营腐生生活,第二年以菌丝侵入寄主,在田闯通过水流、农具传播再侵染。
病菌发育适温240C,高于40'C或低于13℃病菌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苗徒长易诱发本病。土壤过湿或过于,砂土地、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措施:
(l)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或50%福美双拌种或用种衣剂处理。
(2)土壤处理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刺1:1混合,每平方米8克与IO - 15千克细土混匀,播种前取1/3铺底,2/3盖在种上。
(3)加强管理,适期播种,及时间苗,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I 2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l 500倍液、IO%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15%恶霉灵水荆45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刺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