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
只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面上形成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灰白色,中央散生肉眼不易看清的褐色小粒点。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成大片,造成叶片早枯早落。
【病原形态特征】
葫芦科叶点霉(Phyllosticta cucurbitacearum Sacc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壁细胞明显,大小25~100×22.5~75微米,具明显的孔口,直径5~17.5微米;器孢子近球形或卵圆形至椭圆色,单胞,无色,大小4.0~6.25×2.5~4.5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适宜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经气孔或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致病情扩展。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28℃,相对湿度高于85%的棚室易发病,尤其是生产后期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
(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每667平米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喷洒叶面,可增强抗病性。
(3)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