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世纪农药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种植技术了。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种植方法,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才能保质保量,增加收入。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灵活采用各种采收方式,便可提高产量,延长植株寿命。枸杞作为一种蔬菜在广州地区已有百多年的食用历史,无论煲汤、素炒均美味可口,深受群众欢迎。在传统的栽培管理中,枸杞的采收一直采用连枝带叶一齐采收的方式,近年来才增加了采叶、采嫩茎尖两种采收方式。在大田生产中,针对各种采收方式,管理方法又有所不同。现将蔬菜型枸杞三采收三管理介绍如下:
采收方式:
1、整枝采收
整枝采收是广州附近地区常用的传统采收方法。早期采收时,在一株植株中有3-5条枝,只采其中的2枝,保留1-2枝。这种方法可连续采收而不间断,但产量低、耗时。20世纪80年代之后,为了更便于管理,采收时将整株剪去,再重新抽发新枝。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管理,但采收间隔期长,要45-55天左右,不利于养分积累,植株寿命短,约采收2-3天左右需更换母株,重新扦插。
2、采收叶片
这种方式是近年来开始的。菜农直接从植株上将叶片采下上市。这种方式耗时、耗工,但符合净菜上市的要求,口感好,采收间隔期短,约14-18天,植株养分积累好,寿命长。
3、采收嫩茎尖
这种方式在近两三年开始,方法是将茎尖顶端的10厘米左右采下上市。这种方法省工省时、采收间隔期短,约14-18天左右,产量高,适合大面积生产管理。
管理方法:
1、整枝采收
植株的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约25厘米×30厘米。扦插时,要重施基肥,每亩用800-15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加100公斤的氯化钾作基肥。由于这种采收方式对土壤肥力消耗大,特别是钾肥,所以在追肥时要注意对钾肥的补充。在每次采收后,在植株间开浅沟松土,每亩施8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或者用80-100公斤的三元复合肥)。
采收后,植株抽发新枝到长成15厘米左右,追施1次尿素,以补充氮肥,每亩用15公斤的尿素撒施,或用磷酸二氢钾300倍加2%的尿素液肥进行叶面追肥。每7-10天左右追施1次,采收前10天停止施用。
2、采收叶片
植株密度可适当降低,约30厘米×35厘米,基肥每亩用800-15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加100公斤的氯化钾。这种采收方式对氮素消耗大,应适当补充氮肥。在每次采收后每亩追施30公斤的尿素和30公斤的三元复合肥,在7-10天后再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200-300倍加2%尿素液肥。
在采收叶片3-4个月后,当叶片质量和产量开始下降时,将植株修剪1次。方法是将植株剪至离地面约7-10厘米,开浅沟亩施5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等植株再重新抽发新枝,以保持叶片的产量和质量。
3、采收嫩茎尖
植株密度和剪枝的田块一样是25厘米×30厘米,基肥每亩用800-15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加100公斤的氯化钾。定植后,植株长到20厘米高时,开始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后,可用土壤施肥和叶面肥相结合的方式追肥,每亩追施60公斤的三元复合肥,并用200-300倍的磷酸二氢钾喷叶面,7-10天后再追施1次叶面肥。在约3-4个月后,植株过大时,可进行修剪。
方法同采收叶片田块的修剪方法一样,将植株剪至离地面约7-10厘米,开浅沟亩施5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等植株再重新抽发新枝。
总的来说,枸杞的三种采收方式各有特点,为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可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灵活采用各种采收方式,并在生产上作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在修剪上作相应的改变。比如,春季枸杞生长较为旺盛,植株粗壮,可以采用整枝采收的方法;夏季高温则以采收叶片为主;冬季气温低植株生长较慢,可采用采收嫩茎尖的方式。
此外,采收嫩茎尖的方式可以和采收叶片相结合,首先叶片和嫩茎同时采收1次,然后再等抽发新芽时进行嫩茎的采收。通过在不同季节调整采收方式,而根据不同的采收方式调整管理方法,可收到既提高产量又延长植株寿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