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4/094623271.png)
黄瓜烂头病致病因素一:细菌性缘枯病
危害
此病引起的黄瓜烂头症状表现为,病菌侵染时从新叶边缘入侵,引起叶片边缘干枯,叶脉弯曲褶皱,叶片卷曲。
防治方法: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即可。
黄瓜烂头病致病因素二:黑星病
危害
主要危害黄瓜的生长点,几天内即可造成心叶枯萎。叶片病斑形成星状穿孔,症状明显,其它病害穿孔没有此现象。茎部病斑龟裂,往往有胶质物流出。瓜条上病斑有透明胶状物流出,后成疮痂状。无论茎上或瓜条上,湿度高时,病部均长有烟黑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黑星病属低温高湿病害,栽培中应注意升高棚室温度,缩短叶片表面结露时间;覆盖地膜,降低空气和土壤温度;及时清除棚内病残体,带至棚外烧毁。
药剂防治:多采取25%氟硅唑8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药时不要漏喷生长点部分。
黄瓜烂头病致病因素三:蔓枯病
危害:
病菌从新叶边缘向内入侵,并呈“V”字形病斑;茎部危害多发生于节部,有琥珀色或透明的胶质物流出,散生有大量的小黑点儿,严重时造成蔓枯。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轮作换茬: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4年以上的轮作换茬。
药剂防治:可用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效果较好。
其它防治方法:
农药调节
烂尖初期及时喷施调节剂与营养药的同时,要加入一些农药杀菌剂和新高脂膜,避免病菌从伤口入侵,防病菌扩散造成更大损失。
微肥灌根
适时用根施通 微肥灌根,诱导植株对土壤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消化、释放,提升果实发育正能量,提高抗冻能力。
保秧壮秧:
定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健康成长。缓苗后,通过控温,控水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壮秧。
锄划:
扣膜后,可将地膜两侧掀至主茎附近,然后在棚内多次锄划,由浅而深,有意识地断掉浅层根系,促其深扎,增强根系的吸收和抗寒功能。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