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症状
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染病。幼苗染病,开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叶片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瓜条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病瓜皱缩,软腐,有腥臭味。
二、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粪肥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气流传播。这种病害发病周期短,流行迅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流行。连续阴雨天发病重。雨日持续久,降雨量大,则发病早,病害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
(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
(3)嫁接防病。
(4)土壤处理。苗床或大棚常用土壤处理剂有:石灰氮、必速灭、棉隆、敌克松、恶霉灵、恶霜嘧铜菌酯、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5)药剂浸种,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半小时后催芽。
(6)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应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
(7)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雨季到来之前,喷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96%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喷药防治,选用药剂有:66.8%霉多克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嘧菌酯胶悬剂15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400倍液等。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