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深山里的特色农业之路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硒农业纪实

2018-11-24 20:57:44浏览:357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 地处湘、鄂、渝三省交汇处,三山鼎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规模化大田作物的条件并不好。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地处湘、鄂、渝三省交汇处,三山鼎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规模化大田作物的条件并不好。“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赋予了这里独特的山区小气候。特色农业成为恩施人解决温饱后的首选。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农业?如何不断培育特色农业?恩施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硒农业的路子。对于化学元素周期表来说,硒只是位列末位的普通一员。对于恩施州来说,他却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恩施联通世界的大门。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优势资源。2011年9月19日,恩施被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TEMA 14)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从此,一个“硒”字,引来世界目光,也成为恩施特色农业的灵魂。

  从打出名号到制定规划,再到深耕科研,恩施州政府擘画出“硒”望的蓝图;从卖资源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恩施企业借“硒”登高望远;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服务,恩施人民耕耘出充满“硒”引力的全产业链。说“硒”话,谋“硒”事儿,恩施人在“硒”望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擘画“硒”望蓝图,大山深处打出硒品牌

  手握“世界硒都”金字招牌,如何借势用力,让恩施的形象、恩施的硒农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战略决策下,硒品牌相继打出。

  早在2012年,湖北省委领导考察恩施时就指出,恩施的农产品要打特色牌、富硒牌,走以质取胜之路。路子定了,就要树起招牌。2014年1月10日,首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开幕。作为当时第一位进驻硒博会的组委会委员,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局负责人、高级农艺师于斌武对此感慨颇多:“首届硒博会举办的时候,虽然捧场的客人也不少,但当时恩施还没有建立起硒产品的国家标准,没有权威检测机构,没有成熟的产业模式,我们是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从2014年首届硒博会参展企业300多家,会议期间销售额2500多万元,到2018年第五届,参展企业和销售额都有了质的提升。连续举办五届的硒博会成为展销世界硒产品、展示国际硒科研、交流全球硒文化、推进恩施硒产业、促进恩施大发展的高端盛会。地处偏僻山乡,恩施人已有了产业引领者的自信。

  五届硒博会的成功举办,伴随的是恩施硒农业的稳扎稳打。2015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正式发布,提出以建设“中国恩施硒谷”为重点,将恩施州建成全国最大的多样性富硒农副产品中心和硒肥生产基地、富硒矿泉水生产基地、富硒生态旅游地。“我们州里分别成立了由州委书记、州长挂帅的硒资源建设开发领导小组,相继编制了‘十三五’恩施硒产业、恩施硒土豆、恩施硒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推进硒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我们农业局也将恩施硒土豆和恩施硒茶作为品牌农业的重点来抓。”于斌武早已把微信头像换成了“恩施硒土豆”这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形象标识。

  硒博会让恩施向世界亮出了自己的硒品牌,这只是第一步。要想占领硒产业的制高点,发展特色农业、功能性农业,必须科研先行。“我们的硒研究起步很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农科院主要围绕七大粮油作物进行课题研究。2000年以后,恩施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的研究才转向经济作物。恩施作为富硒大州,硒农业这么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挖掘和长足发展,正是因为缺一个科研单位来打头。直到2013年,我们成立了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富硒、含硒等特色作物才成了我们的研究重点。”恩施州农科院院长李卫东介绍。他告诉记者,目前,农科院已组建了30多人的团队专门做硒研究,围绕硒进行科研攻关、制定行业标准、进行检测服务等。硒研究院逐渐成为恩施州硒产业发展的公益性技术服务平台。

  “适硒土壤占恩施州面积95.6%以上,53%土壤富硒,各类动植物中生物有机硒含量是其他富硒地区的数十倍以上,生产出来的农特产品大都富(含)有机硒。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是有明确靶向的功能农业,从富硒农产品中提取出植物硒蛋白,能很好地解决人类食物添加硒的问题。恩施农业已经从量的安全走向了质的安全,农业要承担起全民健康的主要职责。”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向极钎对于恩施发展硒农业充满了自信。硒研究院正以功能化为主线,深度研究硒资源,集成开发硒产品。富硒蛋、富硒冷水鱼、富硒黑猪肉、富硒杂粮饮品、富硒功能食品等逐渐问世。

  发展硒农业,开发硒产品,离不开标准的建立。2015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恩施挂牌,更是将恩施推向了富硒产品认定检测的快车道。截至目前,恩施州累计申请富硒产业商标70件,州政府引导企业制定富硒食品企业标准208项,占湖北省总数的88.9%。还发布多项富硒食品地方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力争实现主要硒产品和硒食品安全有据可依。

  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推动下,全州硒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7年,恩施州硒农业已涵盖了蔬菜、药材、食用菌、烟叶、畜禽、林果、水产、特色粮油等多个领域,建成硒农业基地1100余万亩,全州硒农业总产值实现275.19亿元,建成了一批富硒特色产业专业乡镇。

  借“硒”登高望远,硒产业渐成燎原之势

  2012年以前,恩施州几乎没有一家涉硒企业。随着恩施“世界硒都”名号的打响和硒农业的发展,才逐渐吸引来了一批“硒”客,同时这些“硒”客也带动了当地硒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大资本、大企业、大项目纷纷抢滩,汇聚山城,涉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恩施大地上拔节而起。

  40多岁的山东人吴小林就是这样的“硒”客。曾经在山东从事富硒矿泉水生意的他屡屡碰壁,因为外界不认可硒的健康价值和作用。回忆起那些年的商业推广,吴小林诉苦:“难的有点儿找不到北了。”“100个人不懂硒,你1个人去讲没用;来到恩施,100个人都懂硒,给1个不懂的人讲,那1个人肯定就懂了。”2015年,吴小林就这样慕名来到了恩施。现在,除了做富硒矿泉水的推广,他还参股建立了硒产品的网上商城,想要向外界推广特色硒产品,同时建设硒养生的网上社群。记者见到吴小林时,他正在海拔1800米的齐跃山上,带着一批土豆客商现场考察硒土豆。村民们抢挖出来的硒土豆,正等着装车发往武汉、杭州、上海等地。

  恩施富硒产品的独特还成就了傅国彬的酵母事业。为承接国家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项目,2015年他被恩施州亚麦食品公司专门引进来主攻马铃薯发酵液。为了找到品质最好的马铃薯,他走遍了全国各地。无数次的试验表明,用恩施硒土豆老品种“马尔科”作原料,发酵液的品质最好。这种天然无添加的发酵液,可替代干酵母,在全国是首创。“我们这种发酵液已经申请国家专利了,现在处于复审阶段。我认为很可能是富硒元素让恩施土豆在发酵液试验中一枝独秀,我们正在对接科研院所进行分析化验,增加产品说服力。”傅国彬告诉记者,这一产品的出口资质已经办好,2018年底计划出口美国。富硒土豆已被亚麦食品公司开发到了极致,目前已形成马铃薯糕点、马铃薯菜品、马铃薯酵母液三大系列200多款产品。2016年,该公司与酒店共同研制的拥有30余道菜品的“恩施硒土豆全席”已推广到全州8县市及重要旅游区域,成为恩施对外的一大招牌。

  除了恩施硒土豆,恩施硒农业的另一王牌就是硒茶。要说今年的网红茶,非恩施的“一红一绿”莫属。今年4月下旬,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东湖的茶叙,将“恩施玉露”“利川红”两款经典硒茶推向了世界舞台。而“恩施玉露”这款国事茶叙用茶正是出自位于其发祥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的润邦茶业之手。“以前,恩施硒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此,我们特意建立了硒茶博物馆、硒茶生态园进行宣传推广。2016年,我们在国家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附近流转种植了2000余亩高硒有机茶园,不打农药,全程施有机肥,人工拔草,是名副其实的有机硒茶园,这也是我们的生态观光茶园。今年,我们好多茶叶品种已经通过网络销售卖完了。外销日本尤其火爆,人家指定要恩施硒茶,对我们非常认可。”站在恩施玉露博物馆内,润邦茶业公司办公室主任曹乐书向我们介绍。据悉,“恩施硒茶”已入选第一批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恩施硒土豆”“恩施硒茶”先后荣获2015年、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天生富硒,天然含硒,如何借硒造势,是恩施农产品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利川市南坪乡出生的农家女郭开英在这方面趟出了一条路子。“在恩施利川已有百年种植历史的硒土豆,不仅是我们天天吃的主粮,还是我们的救命粮。小时候看到卖不出去的土豆只能拿来喂猪,很是心疼,我一直琢磨怎么帮乡亲们把土豆变成钱。”为了让恩施硒土豆走出去,事业有成的郭开英2017年同几个朋友注册了恩施硒源公司致力于恩施硒土豆的推广销售。“我们这儿是种土豆的人不差,搞市场的人差。”为此,郭开英专门邀请北京的公司来进行硒土豆产品包装设计,结合恩施土家文化,推出了土豆行业的第一个超级IP“小猪拱拱”。萌萌的造型,精美的礼盒包装,“天生富硒,活力满满”的广告语,让人忍俊不禁。这种从恩施硒土豆中精选出的鸡蛋般大小、极富卖相的小土豆,一经面世就敲开了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的大门,9.9元一斤的价格仍然火爆线上线下。“这儿是我们马上就建好投用的土豆气调库,州农业局给我们配套了资金支持,这里将成为明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的重要参观点。建成气调库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周年供应了。”郭开英说。

  给政策、给项目、给资金,恩施州为支持硒产业、硒农业的发展不遗余力。2017年,全州共整合各项资金7.67亿元扶持206家涉硒企业。目前,全州从事硒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已突破1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1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据了解,恩施富硒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已率先打造了68个“中国名优硒产品”,81个“中国特色硒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到246件。硒产品不仅居全省领头羊位置,发展规模更居全国首位。

  开垦“硒”望田野,山区儿女打通全产业链

  以前,恩施“硒”引力不为人知,恩施人守着金山饿肚子。如今,沉睡亿年的硒资源在新时代恩施人手中,正逐渐苏醒,散发出无限魅力。

  恩施硒土豆火了,同样带火的还有成百上千个土豆种植合作社。利川市汪营镇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一群村民正在地里热火朝天地挖土豆,一袋袋码好的金黄土豆沾着泥土接受人们的检阅。而100公里外的恩施市三岔镇阳天坪村,一台土豆分选机正在不停地工作,不同大小的土豆经由机器分选滚入不同的袋子。一旁忙碌的村民只需要站在机器一头一尾放土豆、收土豆。这是惠生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仓库所在地。这个2013年成立的合作社已有467户成员,覆盖周边11个村,其中有250多户是贫困户。“我们2015年才开始打硒土豆的品牌。以前从村民那儿收购的价格也就6毛到8毛,现在提高到了1块钱。单是这个收购价的提高,农民能每亩增收800块。”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人向来告诉记者。硒土豆的品牌打出去以后,不仅售价提高了,出路也更宽了。向来介绍,今年合作社新联系了一家硒蛋白加工企业,中小型的土豆出售到市场上,大的土豆就供给这家企业提取硒蛋白。

  土豆不仅能吃,还能看。每年的5月19日,恩施市三岔镇举办的“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赏花观景、拍照留念、品尝土豆小吃,特色的“薯道行”乡村体验游好不热闹。这一切离不开三岔镇政府将硒土豆作为富民产业来抓。这里成立了全州乡镇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马铃薯产业化办公室。有着“洋芋书记”之称的张文刚,是三岔镇副书记,同时兼任马铃薯产业办主任。他介绍,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一上任,就把马铃薯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从2017年开始已经办了两届土豆花儿节。“以前,我们的土豆一斤只能卖个四五毛,卖不出去就自己吃,吃不完就喂猪。现在随着富硒土豆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这儿举办起土豆花儿节,发展了路边经济、后备箱经济,土豆都卖到武汉、杭州等外地去了。特色产业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在全镇有几十家开农家土豆宴的饭庄。”张文刚介绍,全镇2018年有9000多户种植了近3万亩硒土豆,占全镇农业产值的一半。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入了种植硒土豆的队伍。

  以硒为媒,恩施人不断拓宽硒产业链,以“硒游记”“特色乡村游”为代表的硒养生全域旅游服务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显著。烟雨蒙蒙,徜徉在宣恩县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仿若置身“世外茶源”。这里是乾隆皇帝御批“皇恩宠锡”贡茶的原产地,300余年前的贡茶佳话给这里增添了文化底蕴。“我们伍家台村有着2000余年种茶史,一直是茶叶种植大村。2006年,村里就入股了茶企,后来依托茶产业试点三产融合。2012年底,我们尝试开辟了3000余亩有机茶园。随着硒博会的召开,慕名来我们这里进行硒养生的游客越来越多,有机茶园基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万亩。未来,我们村将建成中国第一个贡茶小镇,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伍家台村两委副主任杨泉向记者勾画了一个休闲度假村的雏形。宣恩县农业局冯文主任介绍,这里是宣恩县首个4A级景区,不收门票,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茶家乐的遍地开花让这里有着强劲的脱贫带富能力,县里异地扶贫搬迁的一个居民点就安置在这里。

  从传统的富硒土豆、富硒蔬菜培育,到硒特殊膳食食品、富硒药品、富硒蛋白粉等高端产品的提炼,及至富硒康养游的推出,上中下游一应俱全,一个“硒”字带活了恩施全产业链的发展。2017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达到445亿元,其中硒农业近300亿元,硒产业已成为精准脱贫、竞进小康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插上“硒”望的翅膀,恩施特色农业正阔步向前。

(责任编辑:佚名)
下一篇:

韭菜病毒病

上一篇:

韭菜黄叶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