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韭菜的最主要病害,在保护地和露地栽培过程中均可发生。露地仅限于深秋和春季发生,保护地内则秋、冬、春均可发病,为害时间长达5~6个月,以春季发病最为严重,3~4月为韭菜灰霉病的发生高峰。
在棚室条件下,一般从韭菜收割前7天左右开始发病,从初见侵染点到点片发生只需一昼夜,从点片发生到整棚暴发流行只需2~3天。
发病性状
主要为害叶片。田间可见三种不同症状表现: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
1、白点型:初时在叶片上散生白色至浅灰褐色小斑点,一般正面多于叶背面,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至梭形。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的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成大片枯死斑,可扩及半叶或全叶,至枯死。
2、干尖型:由割茬的刀口处向下腐烂,初时水浸状,后变乌绿色或淡绿色,并有褐色轮纹。病斑多呈半圆形至"V"字形,以后向下发展2~3厘米,病叶黄褐色,最终全叶烂光,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灰褐或灰绿色茸毛状霉。
3、湿腐型:从叶尖、叶鞘开始变黄褐色,迅速扩展至半叶或全叶发病腐烂。大流行时或韭菜的贮运中,病叶出现湿腐型症状,完全湿软腐烂,其表面产生灰霉。
该病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21℃,相对湿度8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韭菜灰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节3~5月。
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韭菜、葱蒜类蔬菜轮作。韭菜定植后收获年限不要超过3年。扣棚韭菜一般要收割3次,每割一次,都要及时清洁田园。
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通风降湿,可在上午放风排湿,后闭棚增温到32℃~35℃,此温不利于病菌发生发展;下午放风降湿,夜间闭棚保持稍高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放风要由小到大,闭风要由大到小,通风量依长势而定,严禁放底风;选用无滴塑料薄膜覆盖,减轻滴水下落到韭菜叶片上。
适当控制灌水,灌水时不宜大水漫灌,最好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水。外面温度低时,做好增温保温工作,减少棚内昼夜温差,控制叶面结露。每亩施草木灰800千克左右、生石灰100千克,翻入土中,做畦浇水,覆盖塑料膜,盖严10~15天。
在晴好的天气下温室大棚中20厘米土层温度可达52℃以上,3~5天后就可杀死土壤中病原。每次收割后病株清除到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割韭菜后要及时喷药,防止刀口侵染。
2、物理防治
最好使用无滴膜或紫外线阻断膜,由于缺少紫外线刺激,分生孢子不能发芽,发病明显减轻。
烟薰和喷粉。保护地栽培最好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可减轻棚室内湿度。使用15%腐霉利烟剂,或15%多·霉威烟剂、45%百菌清烟剂、3.3%噻菌灵烟熏剂,每亩每次250克,分放4~5个点。
在傍晚从里向外逐一用暗火点燃,密闭棚室,熏3~4小时或一个晚上,隔7天熏一次,连熏4~5次。
发病初期,还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5%福·异菌粉尘剂、5%灭霉灵粉尘剂、6.5%硫菌·霉威粉尘剂,傍晚进行,每亩每次喷1000克,用喷粉器,喷头向上,喷在韭菜上面空间,让粉尘自然飘落在韭菜上,7天喷一次,连喷4~5次。
3、药剂防治
秋季扣膜后浇水前每亩用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3千克,拌细土30~50千克,均匀撒施,预防灰霉病发生。
在冬、春季节的头刀韭菜株高4~7厘米时,或二刀韭菜在收割后6~8天,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可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1500~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瓜菜烟草型500~6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0%噻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8%百·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1000~1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福·乙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
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乙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5%代森铵水剂300~500倍液、30%福·嘧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一般间隔7天喷一次,病情加剧时3~4天喷一次,连续3~4次。喷药时必须选晴天,遇到阴天或雨天不能喷药液,因为湿度增加会影响效果。
田间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以下药剂防治,如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异菌脲·环已锌乳油900~12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 25%啶菌恶唑乳油1000~20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丙烷脒水剂1000~1500倍液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 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一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