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白腐病是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遇根分泌物刺激萌发,长出菌丝并侵染植株的根或茎造成的。营养菌丝在无寄主的土中不能存活,植株间辗转传播。侵染和扩展的最适温度为15-20℃,在5-10℃或高于25℃病害扩展减缓。此外,土壤含水量对菌核的萌发有较大影响,一般在春未夏初多雨季节病势发展快,夏季高温不利该病扩展,长期连作、排水不良、土壤肥力不足时发病重。
大葱得白腐病的病株叶片从顶尖开始向下变黄,进而矮化枯死。茎基部组织先变软,后干腐.微凹陷,灰黑色,可沿茎基部向上扩联,地上部分变黑腐败。湿度大时。叶鞘表面、葱头和不定根上长出许多绒毛状白色菌丝体,后菌丝减退而露出黑色球形小菌核。菌核多时,重叠成块,贮藏期鳞茎可继续腐烂。
大葱白腐病的防治方法:
(1)实行3-4年轮作,发病田避免连作。
(2)选用无病秧苗,控制种苗传病。
(3)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病袜株及时挖除深埋,并用石灰或草木灰消毒土地。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耕。
(4)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种。
(5)病田在播种后约5周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l000倍液,隔l0天左右1次,连喷1-2次,贮藏期也可用上述杀菌剂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