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蒜薹灰霉病和黄斑病如何区分与防治

2018-11-25 08:54:07浏览:45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蒜薹,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苔。种植过程中蒜薹灰霉病和黄斑病如何区分
   蒜薹,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苔"。种植过程中蒜薹灰霉病和黄斑病如何区分与防治呢?
蒜薹灰霉病
   一、大蒜黄斑病
1、病害症状
在田间薹茎上出现黄色斑,称为黄斑病;蒜薹在入库冷藏后3~4个月,黄斑处向下凹陷,逐渐腐烂。蒜薹在低温、硅窗贮藏条件下,4个月后薹茎基部由于生理老化,病菌易从采收伤口侵入,开始出现灰白色斑,后向上蔓延,继而腐烂,5个月后腐烂率达10%~20%。
薹梢很易染病,入库3个月开始发病,初生灰白霉斑,逐渐扩展后连成一片,薹梢间相互感染,4个月后病株率达50%~80%,不仅影响蒜薹的外观和口味,同时造成严重损失。
2、发病规律:黄斑病是田间带菌引起的。贮藏期病害是在贮藏过程中滋生的真菌逐渐繁殖起来后进行危害。
3、防治办法
第一,对黄斑病应从田间入手,发病前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尽量减少黄斑病病株率。
第二,喷洒保鲜灵10毫克/公斤~100毫克/公斤对青霉菌、镰刀菌、交链孢菌防效为66.8%~95.6%。第三,利用3%保鲜灵烟剂,每立方米5~7克,贮藏4个月未发病,6个月发病率低于5%,可在贮藏保鲜时应用。
二、大蒜灰霉病
1、危害表现
大蒜灰霉病多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和蒜薹贮藏期。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病斑开始为水渍状,以后变为白色至浅灰褐色。病斑扩大后成为沿叶脉扩展的梭形或椭圆形,后期连接成长条形大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线毛状的霉层。
严重时全叶枯死。枯叶表面有不规则形的黑色菌核。下部老叶发病后,可继续蔓延至叶鞘及上部叶片,乃至整株叶片,使假茎甚至鳞茎腐烂,病部可见灰霉及黑色菌核。冷库贮藏的蒜薹先从梢部开始发病,以后向下蔓延,造成蒜薹腐烂。
2、发生规律
病原菌属真菌中半知菌的葡萄孢属葱鳞葡萄孢菌。菌丝透明,有隔,分枝基部不缢缩。分生孢子梗由叶部组织内伸出,开始为淡灰色,透明,以后变为暗褐色,有分隔1~6个。孢子梗顶端多分枝,枝梗顶端膨大,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透明。田间病叶上大量形成不规则形、黑色、坚硬的菌核。
大蒜灰霉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过冬、夏,以后借散落在土壤表层或附着在病株残体上的灰霉(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田间传播蔓延。风雨、流水、工具及田间操作都可以成为病菌传播的媒介。
大蒜灰霉病的发生除了与品种抗性有关外,还受气候、土质及栽培技术的影响。春季降雨多,田间湿度大;土质黏重,透水性差;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播期过晚,苗子长势差;偏施氮素化肥,植株抗病力减弱等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在冷库中贮藏的蒜薹,当库温变化大、塑料袋中湿度大结成水滴时,也易发生灰霉病。
 3、防治方法
第一,选用抗病品种。第二,选择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地段种植。整平厢面,设排水沟,防治田间积水。第三,施用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及灌水,合理密植,防止植株徒长。
第四,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并喷布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第五,贮藏蒜薹的冷库和其中的货架,在使用前喷0.3%~0.5%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蒜薹黄斑病病害防治方法

上一篇:

如何防治姜瘟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