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全国各马铃薯栽培地都有发生,对马铃薯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般减产10%—30%,部分地块减产40%以上。
【马铃薯疮痂病症状】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侵染块茎,先在表皮产生浅棕褐色的小突起,然后形成直径约0.5cm的圆斑,并在病斑表面形成凸起型或凹陷型硬痂。病斑仅限于表皮,不深入薯内。
【病原与发生规律】
Sterptomyces scabies称疮痂链霉菌,属放线菌。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病土、带菌肥料和病薯是主要初侵染源,从皮孔和伤口侵人后染病。
由于种薯可以带菌传病,无病地或末种过马铃薯的田块,播种带病种薯后就可能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雨量多、夏季较凉爽的年份,高温干燥天气,酸性的砂壤土发病重。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选择保水性好的土地种植,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可减轻发病。及时防治地下害虫。施用酸性肥料以提高土壤酸度。
3、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4、选用无病薯块留种,种薯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2小时,浸种后再切成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
5、秋收后摊晒块茎,剔除病烂薯,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晾干入窖,可防烂窖;春季要晒种催芽,淘汰病、烂薯,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