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部分地区发病较重,对马铃薯的商品性有很大影响。此病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可侵害其他一些块茎作物。马铃薯疮痂病怎么防治?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吧。
危害症状
此病仅危害块茎。块茎染病,先在表皮上产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至棕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大斑块,后期病部细胞组织木栓化使病部表皮粗糙,开裂后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凹陷或凸起,呈粗糙的绣色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表皮,不深入薯块内部。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放线菌马铃薯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 (Thaxter) Waks.et Henvici侵染引起。病菌在种薯上越冬,或在土壤中腐生。病土、带菌肥料和病薯是主要初侵染源。种植带菌种薯,发病率很高。病菌一般在块茎外表皮木栓化之前从皮孔、气孔或伤口侵入染病,木栓化后侵入较难。蛀食性昆虫在危害时也会传播病菌。最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土壤为中偏微碱性的砂壤土。土壤高温干燥发病重,pH值在5.2以下土壤则很少发病。品种间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则较抗病。
防治要点
①因地制宜选用相对较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加强检查,剔除带有疮痂的病薯。
②改进栽培方式,实行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非块茎类蔬菜5年以上轮作。
③选择保水较好的土地种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禁止施用带菌厩肥。结薯期适时浇水,避免干燥。
④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认真领悟,学以致用,做好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自家的农业生产做出一份努力。更多病虫害防治技术,请访问山村网病虫害防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