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冷棚马铃薯粉痂病](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5/101829101.jpg)
一、症状
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mm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二、发生原因
造成马铃薯的粉痂病原因很多,一是以种薯带菌传播为主。二是马铃薯的生长后期,薯块快速膨大,田间长期持水量偏大,有很大的关系。三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通透气差,土壤pH值偏酸性发生也会加大发病几率。四是土壤中有效性硼和钙严重匮乏,也是增加发病率。
三、预防方法
1.选留无病种薯。要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必要时可用72%三氯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晾干播种。
2.整地时,每亩增施微生物有机肥300~500公斤、绿原贝有机钙肥40~50公斤、禾丰颗粒锌300克、150克禾丰颗粒硼做基肥。
3.在马铃薯现花蕾时,要每亩随水冲施微生物菌剂1~2公斤 糖醇螯合钙500~1000毫升或靠山多霸土壤改良剂2~3瓶 500毫升果蔬钙肥或1~公斤科博(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4.在薯块生长后期,要控制田间持水量,做到见干见湿,在收获前7~10天严禁浇水,促进薯块后熟。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