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区别防治马铃薯的早疫病和晚疫病?

2018-11-25 10:20:11浏览:9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铃薯的早疫病和晚疫病是严峻的病害,两种病害严重时表现的症状都是叶片和块茎枯焦,严峻影响马铃薯的产值,进而影响栽培马铃薯农户的收入。

 

    1.早疫病

 

    (1)病害症状

 

    首要为害叶片 ,茎,叶柄,首要从中下部叶片开始患病,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患病,初见褐色小斑驳,建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斑面上有显着的同心轮纹,大小为3~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反面生出黑色霉层。

 

    田间常下部叶片先发病,严峻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大斑,导致叶片干燥脱落。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多为椭圆形,洼陷。块茎受害,发作暗褐色,稍洼陷,圆形或近圆形的斑块,病健接壤显着。病部深入皮下0.5厘米左右,薯肉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至贮藏期,病斑增大,严峻时致薯块干腐舒展。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随病株残体,病薯越冬,或度过不栽培马铃薯的时节。在温湿条件适合时,发作分生孢子,侵染下一茬马铃薯幼苗,引起田间发病。在成长时节,马铃薯叶上病斑发作的孢子,可由风雨昆虫等涣散传达。成长前期雨水多,有利于早疫病流行。土壤瘠薄,植株缺肥,成长不良,抗病性下降,也使发病加剧。如干旱和湿润气候交替呈现,叶片上有结露或水滴,瘠薄地,肥力不足的地块发病易和发病重

 

    (3)防治方法

 

    挑选土壤肥美,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田块栽培。实施轮作,最好是2年以上无栽培过茄科作物。合理上肥,增施有机肥,采取合理灌溉,恰当增施磷钾肥,避免植株脱肥早衰,进步抗病性。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及早喷药维护。

 

    2.晚疫病

 

    (1)病害症状

 

    马铃薯地上部茎叶和块茎都可发病。当植株被晚疫病侵袭时,首要在叶片的顶端或边际发作淡褐色的病斑,病斑外围有黄录色症状,湿度大的早晨和雨天病斑很快扩展,构成褐色至紫褐色的坏死斑,使叶面呈水渍状青枯,并在枯斑外呈现白霉,叶反面白霉更清楚。

 

    白霉就是分生孢子,孢子囊呈桃形。孢子入土可侵入块茎,块茎发病时表皮呈现褐色斑驳,安排下陷。软腐病介入前,褐色斑驳安排变硬,切开后内部薯肉呈锈色。一旦软腐病菌侵入块茎,块茎即腐朽。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晚疫病病菌孢子很小,能趁水湿从叶背气孔或块茎表皮皮孔侵入安排,然后开展成病斑。阴雨,晨露使叶片水湿,是病菌孢子侵略的有利条件。病菌发育的适合温度为24度,最高温度为30度,最低温度为10度。首要是耕种带病的块茎,在条件适合时首要从带病块茎植株发病,由中心病株再扩展传达。降雨时又把病菌孢子带到块茎上,使块茎感病,或在收成时块茎表皮被擦伤,土壤和茎叶上的病菌孢子趁机侵入块茎

 

    (3)防治方法

 

    播前严厉筛选病薯。在种薯催芽前严厉除掉;催芽期间,凡不发芽或发芽慢,呈现病症的悉数除掉;切块耕种或整薯耕种时严厉查看,除掉病薯;喷施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加厚培土,病菌不易进入土壤深处,以削减块茎发病率。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马铃薯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马铃薯倒春寒的防治

上一篇:

马铃薯冻害的预防方法及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