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铃薯青枯病是西南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有的地块发病率可达30-40%,严重时可以造成绝收。该病不但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还影响马铃薯的品质,那么马铃薯青枯病如何识别?如何防治?
症状识别:
1、青枯病在叶片上的表现
马铃薯叶片染病呈苍绿色,下部叶片先萎蔫,进而全株下垂,茎叶萎蔫死亡,叶脉变褐色,但叶片保持青绿且不凋落。
2、青枯病在茎杆上的表现
马铃薯茎杆染病,出现褐色条纹,剥开可见马铃薯维管束变褐。
3、青枯病在块茎上的表现
块茎染病,发病重时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挤压时可溢出乳白色粘液,但马铃薯肉和内皮组织不分离。发病重的薯块,芽眼被侵害,不能发芽.全薯腐烂。
发病规律:
1、病原细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或侵入薯块在地窖中越冬,也可在土中腐生—年以上。
2、播种时,病菌通过切刀传染给健康马铃薯,田间可以通过根系接触、浇水、雨水等传播。
3、病菌发病适温为30-37摄氏度,一般土壤含水量高、连续阴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
防控措施:
1、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青枯病的最佳方法,要重视种薯来源,保证种薯质量。
3、选择无病地块种植或者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加强栽培管理,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在施用底肥时,结合使用国光松达生物有机肥75-100kg/亩,以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抑制土传病菌的滋生,减少青枯病的发生。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病菌。可以使用国光三灭2-3kg+国光多菌灵0.5-1kg拌细土进行撒施,再进行翻土。(注:用药后15-20天再进行播种)
5、种薯切块时,应该注重对切刀的消毒。可以使用75%酒精对切刀进行消毒,减少青枯病病菌的传播。
6、药剂防治,可以在苗期(苗高20cm左右)叶面喷施正生800-1000倍,可以有效的防控马铃薯青枯病,对于发病较重的植株要及时清理出田间,减少菌源。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要点,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原因,更好防止马铃薯青枯病危害,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