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为什么有的马铃薯只长秧不结薯?

2018-11-25 10:20:36浏览:7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但在栽培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只长秧不结薯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有的马铃薯只长秧不结薯?


为什么有的马铃薯只长秧不结薯?


    1、温度不适宜


    马铃薯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肥料、充足的光照和较低的温度。其中对温度的要求是:15℃条件下出苗后7天形成块茎,在25℃条件下需21天形成块茎;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气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2、用秋薯做种


    未催芽而出苗太晚。秋薯的种性好,生长势强,出苗后正处高温长日照,能促进茎叶生长,但养料大部分用于茎叶生长,匍匐茎顶端得不到足够的养料,所以不能膨大或膨大很小。


    3、结薯期和膨大期遇到高温


    高温条件下,茎叶生长繁茂,气温高于25℃以后,块茎停止生长,而茎叶生长仍能正常进行,这时叶部所制造的有机养分全部用于匍匐茎和茎叶的生长上,从而造成茎叶徒长,匍匐茎穿出地面成为地上枝条,出现只长秧不结薯的后果。


    4、氮肥施用过多


    如开花期每亩追施50-60斤尿素,就很可能会导致茎叶徒长、倒伏,以致不结薯或结薯很少。土壤中氮肥过多、镁肥不足,或氮、磷、钾肥比例不当等,也有可能造成徒长而不结薯。


    5、密度过大


    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如果密度过大,出苗后植株为了争光,都向上生长,造成相互荫蔽,光照不足(点击查看马铃薯光照要求),植株纤细,光合作用弱,而呼吸作用消耗的养科多,没有或很少养料输送至块茎中积累。


    6、出苗时间晚


    未催芽或种植太晚,出苗后正处在高温长日照,能促进茎叶生长,养料大部分用于茎叶生长,匍匐茎顶端得不到足够的养料,所以不能膨大,或膨大很小,应早催芽适时早播。


    7、结薯期遭遇供水不足


    结薯期是马铃薯需水较多的时期,特别是结薯前期土壤中缺水,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如缺水后,再度降雨或灌溉时,易发生二次生长产生畸形薯。结薯期如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后期逐渐减少土壤含水量达到50%-60%,促使新生块茎的表皮木栓化,减少收获时脱皮;收获时,避免土壤过分干燥减少块茎损伤。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止马铃薯肥料养份缺乏?

上一篇:

马铃薯二次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