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对番茄产量、质量影响较大,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绝产绝收。对于该病,目前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只能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病害的发生。那么番茄病毒病有哪些类型?如何防治?
类型:
1、花叶型病毒病,目前发生最为普遍
2、黄化曲叶病毒病,目前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
3、黄化曲叶病毒病后期症状,危害十分严重
4、蕨叶型病毒病,一旦发病,该植株基本绝收
5、条斑型病毒病,导致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6、褪绿型病毒病,可导致大幅度减产
7、巨芽型病毒病,导致植株萌发大量腋芽,消耗植株大量营养
发生规律:
引致番茄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 X病毒、马铃薯 Y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等。
1、花叶型蕨叶型:主要有蚜虫传播,当苗期或开花结果前,有蚜虫大量发生为害,适温在 20~25℃时,容易发生花叶型病毒病和蕨叶型病毒病。
2、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有烟粉虱传播,一般是由极少量的带毒种子形成带毒幼苗,前期烟粉虱发生危害后,再由烟粉虱逐渐传播到其他植株。造成田间大面积发生。
3、烟草花叶病毒病: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人为操作造成的伤口,可以成为其传播途径。
综合防治措施
当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十分严重,防治曲叶型病毒病的关键是在番茄生长前期预防烟粉虱的发生和为害,其中苗期和移栽后 1个月左右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病品种比较多,可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
针对当地主要传毒害虫,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即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用70%噻虫嗪种衣剂拌种晾干后播种,可防治蚜虫、烟粉虱、蓟马等传毒害虫苗期的为害。减少害虫传毒机会。
3、土壤处理:
定植前,可用5%噻虫嗪颗粒剂进行穴施,每亩1-2公斤,可有效防治蚜虫、烟粉虱等传毒害虫定植后到开花结果期的为害和传毒。
4、避蚜栽培。
将番茄和早熟玉米间作,番茄∶玉米为4∶1;可用银灰色薄膜代替地膜进行覆盖,也可搭架后在幼苗上方与菜畦平行拉两条 10 厘米宽的银灰色薄膜条;保护地可采用网纱覆盖封口,减少室外蚜虫进入棚室;防蚜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0.4%杀蚜素水剂 200~400 倍液,或 10%联苯菊酯乳油 3000~4000倍液等喷雾。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