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过程中“烂棒”现象时有发生,不彻底解决,将直接影响产量。香菇生产与水分、营养、温度、空气、光线、pH等因子有关,“烂棒”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直接相关。栽培过程中香菇“烂棒”怎么办呢?
香菇虽是需光性真菌,但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完全不需要光线,强烈的直射光对香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因此,发菌阶段要做好遮光工作。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在缺氧的情况下菌丝借酵解作用暂时维持生命,但消耗大量的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快,因此应及时做好刺孔增氧工作。
夏天高温,香菇菌丝会遭受高温影响,发菌场所选择好坏,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栽培成功与否。散堆及时,降温措施到位的,菌棒烂棒较少,而管理不当的,往往造成大量菌棒烂棒。
在菌筒发生生理性病害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当菇筒出黄水阶段应用消毒后的竹尖将菌筒刺破让黄水排出,并用沾有消毒药水的棉布将黄水吸去;若发现菇筒局部出现污染与烂筒,应及时括去烂筒部位的培养料,采用注射法注入香菇烂筒防治剂或200倍多菌灵与甲基托布津并盖上一层石灰粉,另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其他培养室观察培养,防止交叉感染;
防治香菇菇筒的“烂筒病”是一个综合防治的过程。从接种到培养菇筒,到下田排筒都要做好消毒防治工作。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十分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发生生理性病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入侵,就要及时做好杀虫与灭菌工作,将烂筒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