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甜菜白粉病

2018-11-26 11:25:55浏览:57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甜菜白粉病为害症状】:  甜菜染病后,先在叶片上产生白色绒毛状病斑,大小约1cm,随之在叶片或采种株花枝或种球上出现白色
甜菜白粉病

【甜菜白粉病为害症状】:
  甜菜染病后,先在叶片上产生白色绒毛状病斑,大小约1cm,随之在叶片或采种株花枝或种球上出现白色菌丝层,不久即形成白粉层,即病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进入甜菜生长中后期,在白色菌丝层中长出黄色至褐色、后变为黑色的子囊壳。病叶变黄干枯而死。

【甜菜白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子囊壳或菌丝体在土表病残体上、留种母根和种球上越冬。翌年春季,子囊壳吸水后膨胀、破裂,子囊和子囊孢子溢出,借风雨传播到采种植株或原料甜菜上,成为初侵染源;在甜菜茎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昆虫等传播,不断侵染蔓延,进行再侵染。越冬的菌丝体,翌春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子囊壳一般只起越冬和初侵染作用。我国西北甜菜产区,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旬,先在采种甜菜上发生,经5~15天潜育,在原料甜菜上相继发病,8月上、中旬进入发病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扩展缓慢。该病发生和流行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干旱炎热的天气,利于病势扩展。气温22~24℃,有零星小雨、相对湿度在65%以下时,潜育期仅2~3天,有利于孢子的发芽和侵入,病害易发生和流行,气温低于20℃时,短时间降雨或湿度较高,对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和侵入有利。连续降雨尤其是暴雨对病害发生有抑制作用。但高温、高湿交替有利于该病扩展肥料充足的田块发病轻。此外灌溉对白粉病发生有影响。根据甜菜生理需要适时灌水,既能促进甜菜健壮生长,又能适当提高大气湿度,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反之,灌水次数过少,植株生长弱,尤其在高温的情况下,甜菜缺水受旱易发病。

【甜菜白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石甜1号、新甜1号、新甜2号等抗病品种。
(2)进行4年以上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
(4)种株或原料甜菜发病后及时喷洒75%十三吗啉乳油5000倍液或20%粉绣宁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L。也可用硫磺粉,每667m21~2kg或石灰硫磺粉(1:1)2kg喷粉。此外,还可选用波美0.3~0.5。石硫合剂,于发病初子囊壳未形成前喷洒,持效期16~20天。一般防治2次即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甜菜立枯病

上一篇:

甜菜根腐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