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锈病又叫黄疽病。是茭白生长中后期重要病害。尤其是在结茭期前后发病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对茭白的生殖生长影响很大。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生分布,发病后病情往往较重,病株常达60%以上,明显影响茭白生产。
【茭白锈病症状】
茭白锈病叶片发病产生黄色至黄褐色隆起的疮斑,发病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锈色粉状物。
【病原与发生规律】
Uromyces coronatus 称茭白单胞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侵染为害。在南方5月中旬至9月以夏孢子在茭白上进行重复侵染为害。
夏季高湿,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栽培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采茭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及田间杂草,减少田间菌源。
2.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高温季节适当深灌水,降低水温和土温,控制发病。
3、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4%腈苯挫悬浮剂20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