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枯萎病是荸荠生产中一种主要病害,尤其在福建南部生产区,发生面广,为害严重,发病轻者减产2~5成,球茎变小,品质变劣,影响商品价值,重者绝收。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荸荠枯萎病症状】荸荠枯萎病植株发病后地上部长势差,明显矮化变黄,发病严重时地上部枯死;根及茎部发病呈灰黑色至黑褐色湿腐。
【病原与发生规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eleocharidis咸翻称镰孢菌荸荠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球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进行侵染为害。
常年连作地块,管理粗放,栽培密度大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与其他作物轮作3年以上。
2、加强肥不管理,促进植株生长,收获结束后及时清出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3、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3%恶霉·甲霜水剂5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30%福·嘧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