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夜蛾的防治方法](http://img2.shancun.net/201811/26/171653231.png)
一、为害特点
食性杂,除为害甘蓝、白菜外,还为害各种十字花科蔬菜及其他蔬菜。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啃食叶片,残留表皮成“小天窗”状。稍大渐分散,被食叶片呈小孔、缺刻状。4龄以后蚕食叶片。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毫米,翅展45毫米,棕褐色,前翅具明显的肾形纹和环形纹,后翅外缘有一小黑点。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头部褐色,腹部淡绿色,背面颜色多变,从浅蓝绿色、黄绿色、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色深的个体,各节中央两侧具八字形的黑斑。蛹长20毫米,棕红色。 卵淡黄色。
三、发生规律
在华北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在气温15~16℃时羽化出土,6~7月份是幼虫为害严重期。成虫对糖蜜有很强的趋性。平均气温18~25℃,相对湿度在70%~80%时对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四、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进行秋耕、冬耕可杀死部分越冬蛹。利用成虫对糖蜜的趋性,在成虫盛发期用糖醋液诱杀。
②药剂防治。低龄幼虫抗药力差,可于3 龄以前选用4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20%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浮油1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农梦特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0%马扑立克乳油3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4000~5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即可。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