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蚜如何防治

2018-11-26 22:36:07浏览:70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棉蚜,别名蜜虫、腻虫、油虫,属同翅目蚜科,田间常和桃蚜、萝卜蚜等混合发生,除直接危害花椒、石榴、木槿、棉花、瓜类、豆类、
棉蚜,别名蜜虫、腻虫、油虫,属同翅目蚜科,田间常和桃蚜、萝卜蚜等混合发生,除直接危害花椒、石榴、木槿、棉花、瓜类、豆类、茄子、芋、菠菜、葱、梨、杨梅等多种寄主作物外,还能传播病毒病,造成更大危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棉蚜如何防治?小编给大家讲讲。
棉蚜如何防治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体色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长约为体长之半,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第5节有1个,第6节膨大部有3~4个。复眼暗红色。腹管较短,黑青色。尾片青色,两侧各具刚毛3根,体表被白蜡粉。
  有翅胎生雌蚜:大小与无翅胎生雌蚜相近,体黄色、浅绿至深绿色。触角较体短,头胸部黑色,两对翅透明,中脉三岔。卵长0.5毫米,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漆黑色,有光泽。
  无翅若蚜:4龄,夏季黄色至黄绿色,春秋季蓝灰色,复眼红色。
  有翅若蚜:4龄。夏季黄色,秋季灰黄色,2龄后现翅芽。腹部1、6节的中侧和2、3、4节两侧各具1个白圆斑。
  发生特点
  辽河流域年发生10~20代,黄河流域、长江及华南20~30代。北方以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寄主发芽后,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孤雌生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4~5月迁入寄主作物,危害刚出土的幼苗。随之繁殖,5~6月进入危害高峰期,6月下旬后蚜量减少,但干旱年份危害期多延长。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性母,迁回越冬寄主,产生无翅有性雌蚜和有翅雄蚜。雌雄蚜交配后,在越冬寄主枝条缝隙或芽腋处产卵越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以卵在花椒、木模、鼠李、石榴、蜀葵、夏枯草、车前草、菊花、苦菜、瓜类等越冬寄主上越冬。翌年3月孵化,在越冬寄主上繁殖3~4代,到4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入寄主作物繁殖危害,5月下旬~6月上旬进入危害高峰期;7月中旬~8月上旬形成伏蚜猖撅危害期。秋季寄主作物衰老时,迁回越冬寄主上,产生唯一的一代雄蚜,与雌蚜交配后在芽腋处产卵越冬。棉蚜按季节可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适应偏低的温度,气温高于27℃繁殖受抑制,虫口迅速降低。伏蚜发生在7月中下旬~8月,适应偏高的温度,27~28℃大量繁殖,当日均温高于30℃时,虫口数量才减退。大雨对棉蚜抑制作用明显。多雨的年份或多雨季节不利其发生,但时晴时雨的天气利于伏蚜迅速增殖。一般伏蚜4~5天就增殖l代,苗蚜需10多天繁殖1代,田间世代重叠。有翅蚜对黄色有趋性。冬季气温高,越冬卵量多孵化率高。棉蚜发生适温17.6~24℃,相对湿度低于70%。播种早的棉蚜迁入早,危害重。天敌主要有寄生蜂、螨类、捕食性瓢虫、草蛉、蜘蛛、食虫熔类等。其中瓢虫、草玲控制作用较大。生产上施用杀虫剂不当,杀死天敌过多,会导致伏蚜猖獗危害。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菜地周围种植玉米屏障,可阻止蚜虫迁入。
  ②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原理,在田间设置黄板,上涂机油或其他粘性剂诱杀蚜虫。
  ③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宜尽早用药,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 500~2 500倍液,或10%千红可湿性粉剂1 500~2 5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 500~2 5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0 000~25 000倍液,或3.5%锐丹乳油800~1 000倍液,或5%阿达克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0%苦参碱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喷雾。重点喷洒植株上部嫩梢和心叶等。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棉蚜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认真领悟,学以致用,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更多病虫害防治技术,请访问山村网病虫害防治专栏。
  阅读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了:马铃薯瓢虫如何防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科学防治生姜腐烂病?

上一篇:

生姜冬贮期如何科学预防病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