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幼虫潜入种薯和新生薯,形成许多针刺状洞孔。播后不久,幼虫聚集种薯取食,导致种薯蜂窝状,不发芽,即使发芽,生长亦不量。在新生薯上,或在表面浅层取食,或潜入深处为害。食痕大小,红薯梳爪叩甲和细胸叩头虫为直径2mm左右,小铜色叩虫为害更大些。有时,一个薯上可以出现十数个洞孔。虫害局部性发生,严重时。50%以上的薯受害。
【病原】 叩头虫为该科幼虫的总称,黄褐色至红褐色,体坚硬,有光泽,成虫为船形甲虫,种类多达十余种。红薯梳爪叩甲常发生于火山灰土地带和冲积土地带,细胸叩甲及小铜色叩甲主要发生在寒地的泥炭上地带,后者还可发生于粘土地带。红薯梳爪叩甲完成1代需3年时问,幼虫期在土壤中生活,第1年为中龄期,第2年以老龄幼虫态在土壤深处越冬,春秋在地表附近为害作物。老熟幼虫,夏季在土中蛹化,约10天后成虫化,越冬后,翌春出现于地面。成虫白昼聚集于麦穗,交尾后在土中产卵。初孵幼虫极小,肉眼难以观察。中龄以后的幼虫危害较大。细胸叩头虫的经过同红薯梳爪叩甲,但其成虫白昼潜伏于暗处。
【防治方法】 牧草地害虫栖息密度大,不可后作薯类作物。发生严重时,可耕翻土地,全田喷施药剂混合土中,施肥后,播沟内施用农药,播种后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