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豇豆野螟

2018-11-26 23:43:04浏览:84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豇豆野螟豇豆野螟【害虫名称】:豇豆野螟【学名】: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叫豇豆螟,为害豇豆、菜豆、扁豆、大青豆的花蕾、

豇豆野螟


豇豆野螟

 

【害虫名称】:豇豆野螟

【学名】: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叫豇豆螟,为害豇豆、菜豆、扁豆、大青豆的花蕾、花器、嫩荚、种子有时亦可蛀茎、端梢或卷叶为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尤以长江以南发生严重。 

【形态特征】:幼虫:体长16-18mm,头、胸淡棕黄色,胴部淡黄绿色,体上毛片明显。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5-28mm。前翅茶褐色,有光泽,中室外方有一长形白色透明窗斑。后翅基半部透明。 卵:扁椭圆形,长0.6mm,初产为黄绿色,近孵化时呈桔红色。 
   

【生活习性】:在北方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表土中越冬,来年5-6月份发生成虫。田间于5月份可见一代幼虫。全年发生情况如下:一代幼虫于5、6月至7月上、中旬发生,以菜豆为害为主;二代幼虫于7月中旬至9月发生,以豇豆为害为主;9月以后为三代幼虫发生期,以扁豆为害为主。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常飞到光源附近静伏。成虫吸食花蜜,卵产于花蕾、花瓣、茎叶及花托上,少数产于幼荚和嫩茎上。卵散产,偶有4-5粒成堆,单雌平均产卵量为80粒,多者可达400粒。

【危害特点 】: 初孵幼虫先食卵壳,后蛀入花器,取食雌、雄蕊,造成落花荚。3龄后可吐丝下垂,缠连附近的荚与花、荚与荚,并在其中为害,也可作短距离爬行。蛀入孔圆,蛀孔处常伴有虫粪及丝。幼虫昼伏夜出。可在孔口处爬出爬入。幼虫一生转株转荚2~3次,幼虫老熟后脱果入土,在浅土层作蛹室化蛹,也有在架杆上或残枝败叶中化蛹。 该虫喜温、湿,发生期如遇连续阴雨,湿度高,则发生重,如连续5天相对湿度在70%以下则15%的卵干瘪,当升至80%时,则全部孵化。幼虫的适温为24-31℃。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10%氯氰菊酯或5%高效氯氰酯乳油1500倍。

 

防治 红蜘蛛 参照黄瓜 红蜘蛛防治方法;防治 茶黄螨 参照番茄 茶黄螨防治方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豇豆豆荚螟

上一篇:

豆银纹夜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