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莴苣南美斑潜蝇

2018-11-27 10:47:15浏览:8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莴苣南美斑潜蝇为害特点】: 成虫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寄主叶片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嗜食中肋、叶脉,食
莴苣南美斑潜蝇

【莴苣南美斑潜蝇为害特点】: 
        成虫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寄主叶片中,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嗜食中肋、叶脉,食叶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该虫常沿叶脉形成潜道,别于美洲斑潜蝇为害形成的潜道。南美斑潜蝇是继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之后于1994年随我国引进花卉进入云南等省(市)的,是危险性、破坏性极大的检疫对象,对我国药用植物的为害正在调查之中。
【莴苣南美斑潜蝇形态特征】: 
        与美洲斑潜蝇相近。南美斑潜蝇成虫:翅长1.7~2.25mm。中室较大,M3+4末端长,为次生端长的2~2.5倍。额明显突出于眼,橙黄色、上眶稍暗,内外顶鬃着生处暗色,上眶鬃2对,下眶鬃2对,颊长为眼高的1/3,中胸背板黑色亮。后角具黄斑,背中鬃2+1,中鬃散生呈不规则4行,中侧片下方1/2~3/4甚至大部分黑色,仅上方黄色。足基节黄色具黑纹,腿节基本黄色,但具黑色条纹,直到几乎全黑色,胫节、跗节棕黑色。幼虫:体白色,后气门突具6~9个气孔开口。雄性外生殖器:端阳体与骨化强的中阳体前部之间以膜相连,呈空隙状,中间体后段几乎透明。精泵黑褐色,柄短,叶片小,背针突具1齿。蛹:初期呈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呈深褐色,比美洲斑潜蝇颜色深且体形大。后气门突起与幼虫相似。
【莴苣南美斑潜蝇生活习性】: 
        该虫在云南发生的代数不详。据国外报道,此虫适温为22℃,在云南滇中地区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即3~4月和10~11月,此间均温11~16%,最高不超过20%,利于该虫发生。5月气温升至30℃以上时,虫口密度下降。6~8月雨季虫量较低,12月至下年1月月均温7.5~8℃,最低温为1.4~2.6℃,该虫也能活动为害。滇北元谋一带年平均气温 27.8℃,11月至翌年3月上中旬,此间均温17.6~21.8℃,最高气温低于30℃,利其发生。3月中下旬气温升至35℃以上时,虫量迅速下降。4月后进入炎夏高温多雨季节田间,虫量很少,直至9月气温降低,虫量逐渐回升。此外与栽培作物情况有关。云南中部蚕豆老熟期,成虫大量转移到瓜菜及马铃薯等作物上。南美斑潜蝇在北京3月中旬开始发生,6月中旬以前数量不多,以后虫口逐渐上升,7月1日~7日达到最高虫量,每卡诱到244.5头,后又下降,7月28日~9月15日~11月10日,虫口数量不高。该虫主要发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占斑潜蝇总量的60%~90%,是这一时期田间潜叶蝇的优势种。
【莴苣南美斑潜蝇防治方法】:
1、加强农业防治。在斑潜蝇为害重的地区,要考虑蔬菜布局,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适当疏植,增加田间通透性;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被斑潜蝇为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
2、诱杀成虫。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m2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一次。也可用斑潜蝇诱杀卡,使用时把诱杀卡揭开挂在斑潜蝇多的地方。室外使用时15天换1次。
3、科学用药。在受害作物某叶片有幼虫5头时,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于8~11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或者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开始喷洒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1500倍液、98%巴丹原粉15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98%杀虫单可溶性粉剂800倍液、1%增效7051生物杀虫素2000倍液、44%速凯乳油1000—1500倍液。1.8%集琦虫瞒克乳油2500倍液。此外,提倡施用0.12%天力?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绿菜宝乳油1000倍液、1.5%阿巴丁乳油3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10%烟碱乳油1000倍液、36%克螨蝇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时间掌握在成虫羽化高峰的8~12时效果好。此外,还可选用5%氟虫清悬浮剂、5%氟虫脲乳油、5%氟啶脲乳油等。
4、 施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可影响成虫生殖、卵的孵化和幼虫脱皮、化蛹等,5%抑太保2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对潜蝇科成虫具不孕作用,用药后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孵化幼虫多死亡,是一类具有发展前途的药剂。
5、生物防治。潜蝇姬小蜂是目前世界各国防治斑潜蝇的首选天敌,它发育快、繁殖力强、耐低温、易于大量繁殖。潜蝇姬小蜂对美洲斑潜蝇平均寄生率为72.5%,最高达81%,每头雌蜂平均可寄生43.2头幼虫,最高可达48.6头。如使用得当,完全可以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莴苣地老虎

上一篇:

莴苣基腐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