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
桃蛀螟
【害虫名称】:桃蛀螟
【学名】: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又名桃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我国南、北果产区均有分布。
【寄主】:食性杂,寄主广,为害桃、梨、苹果、李、山楂等果树,也可为害玉米、圆葱、向日葵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幼虫蛀食果实和种子,受害果上蛀孔外堆积黄褐色透明胶质及虫粪,常造成腐烂及变色脱落。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2毫米,胸、腹及翅上均布有黑色斑块,其前翅上有25~30个,后翅15~16个。雄虫腹部末节黑色。? 卵:长0.6毫米,椭圆形,初产乳白色,渐变米黄色至暗红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5毫米,头部暗黑色,胸腹部颜色多变,有淡褐、浅灰、暗红色等。各体节上有粗大的褐色毛片,腹部有4个。? 蛹:体长10~15毫米,初黄绿色后变红褐色,腹部第5~7节前缘各有1列小刺,腹末有细长的曲钩刺6根。
【发生特点】:桃蛀螟发生世代数因地域而不同,在河南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果树粗皮裂缝、桃僵果及玉米、向日葵残秆穗轴内越冬。在河南,次年4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各代成虫发生期为越冬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一代6月初至7月上旬;第二代为8月上、中旬;第三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生活习性】: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和糖醋液趋性较强,喜食花蜜和吸食成熟葡萄、桃的果汁。喜在枝叶茂密处的果实上或相接果缝处产卵,1果2~3粒。卵期7-8天,幼虫孵出后,在果面上作短距离爬行后,蛀果取食果肉,并有转果为害习性。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早熟桃和杏等核果类果实;第二代幼虫则为害苹果、梨及晚熟桃等。第三和第四代寄主分散,世代重叠。幼虫为害至9月下旬陆续老熟并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1、清除越冬幼虫:在每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化蛹前,清除玉米、向日葵等寄主植物的残体,并刮除苹果、梨、桃等果树翘皮、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2.果实套袋:在套袋前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药 1次,消灭早期桃蛀螟所产的卵。?3.诱杀成虫:在桃园内点黑光灯或用糖、醋液诱杀成虫,可结合诱杀梨小食心虫进行。??4.拾毁落果和摘除虫果,消灭果内幼虫。??5.喷药防治:不套袋的果园,要掌握第一、二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喷药。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用BT乳剂6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