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苹果秋幕毛虫

2018-11-27 11:51:46浏览:69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秋幕毛虫(Hyphantriacunea)又称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易爆发成灾的世


秋幕毛虫(Hyphantriacunea)又称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易爆发成灾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行道树、观赏树木和果树。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为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为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果树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白色中型蛾子,体长13—15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卵圆球形,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3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蛹体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发生规律】

在辽宁等地一年发生2代,山东省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9月初开始陆续化蛹越冬。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即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状,一块卵有数百粒,多者可达千粒,卵期15天左右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吐丝结网,开始吐丝缀叶1—3片,随着幼虫生长,食量增加,更多的新叶被包进网幕内,网幕也随之增大,最后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整个树冠。幼虫共7龄,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把树叶食光后,转移为害。大龄幼虫可耐饥饿15天。这有利于幼虫随运输工具传播扩散。幼虫蚕食叶片,只留叶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在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如幼虫已分散,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集中处理。

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胜诱杀器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将诱捕器挂设在林间,直接诱杀雄成虫,阻断害虫交尾,降低繁殖率,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围草诱蛹: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上人为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潜伏,然后予以消灭。具体操作方法:发现有秋幕毛虫为害的果树,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在树干离地面1—1.5m左右处,用谷草、稻草、麦秸、杂草等在树干上绑缚一周,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然后于蛹前解下草把烧毁。

在幼虫为害期做到早发现、旱防治。药剂选用:8000IU / mg 苏云金杆菌乳剂400—6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 倍液;80 %敌敌畏乳油800—1 000 倍液;5 % S-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 倍液;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000 倍液;20 %虫酰肼胶悬剂1 500—2000 倍液;25 %灭幼脲3 号胶悬剂2 000 倍液,喷药防治,均可有效控治此虫为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苹果桑天牛

上一篇:

苹果天幕毛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