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小吉丁又名苹果金蛀甲、串皮虫、扁头哈虫、旋皮虫。幼虫于枝干皮层内和皮下纵横蛀食,虫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常从蛀道裂口流出红色或黄色汁液,俗称流红油,被害部皮层枯死变黑褐色,重者皮层脱落而枯死。成虫食量甚微,食叶成不规则缺刻。山村网小编整理了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10毫米,雄略小,暗紫铜色,具光泽,呈楔形,体上密布小刻点。头短宽,头顶有中脊,复眼黑色肾形,触角锯齿状ll节。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宽于头部,腹面中央有一突起,向后伸嵌于中胸腹板槽内。鞘翅窄长,基部与前胸背板等宽,鞘翅基部明显凹陷,翅端尖削,边缘色较深。腹背6节亮兰色,腹面5节。后足胫节端半部外侧呈波状。
卵椭圆形,长约1毫米,初乳白渐变黄褐色。幼虫体长16~22毫米,扁平呈念珠状,淡黄白色、无足。头较小、褐色,大部缩入前胸内。前胸宽大,背、腹面中央各具一纵沟;中、后胸窄小。腹部10节逐渐宽,第7腹节最宽呈梯形,末3节渐次缩小,末节近三角形,尾端生1对锯齿状褐刺。气门呈C形。蛹长6~10毫米,纺锤形,初白渐变黄色,近羽化时黑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西南地区1年发生1代。多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个别以蛹越冬。寄主萌动后为害,5~6月为害最重,5月中下旬开始老熟,蛀入木质部做船底形蛹室化蛹,蛹期10~12天,羽化后经8~10天咬1半圆形羽化孔脱出,6月上中旬出现成虫。
成虫白天活动,喜温暖阳光,中午常绕树冠飞行。夜晚、阴雨天静伏于枝叶上,受惊扰假死落地。羽化后8~10周开始产卵,卵多数产在枝干向阳面的缝隙中和芽侧、小枝基部等不光滑处,每雌虫产卵50~60粒。成虫寿命20~30天,卵期8~13天,幼虫为害到10月中下旬至11月于蛀道内越冬。
防治方法
(1)成虫发生期清晨震落捕杀成虫,树下铺塑料薄膜便于集中,隔3~5天震1次,效果较好,此法经济、简便、易行。
(2)成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死树、枯枝,消灭其内虫体减少虫源。
(3)果树休眠期刮粗翘皮,特别主干、主枝的粗皮可消灭部分越冬幼虫。
(4)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避免产生伤口和日灼,可减轻发生;保护啄木鸟和寄生性天敌,发挥它们的自然控制作用。
(5)成虫羽化初期枝干上涂刷果树常用药剂如毒死蜱乳油、敌敌畏乳油或菊酯类药剂或其复配药剂200~300倍液,触杀成虫效果良好,隔15天涂1次,连涂2~3次即可。
(6)成虫出树后产卵前树上喷洒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毒杀成虫效果良好,隔15天喷1次,喷2~3次即可。
(7)幼虫为害处易于识别者,可用药剂涂抹被害部表皮,毒杀幼虫效果很好,可用80%敌敌畏20倍煤油液或80%敌敌畏乳油5~10倍液、48%毒死蜱乳油8~12倍液。